緊挨著什剎海的胡同群里頭,以眼下的價格,就算這院子一直荒著,當(dāng)是買塊地皮了,都算是撿漏。
當(dāng)然,眼下買啥地方都是撿漏,事情也遠(yuǎn)非買地皮那么簡單。
“紅旗,你魏大媽也不是外人,這院子你真買下來,一兩年都難住進(jìn)去人!”
郭大媽真覺得,今天算是白跑一趟了。
甚至心底暗暗決定,下回再遇著合適的院子,自己個兒提前去瞅一眼,真靠譜了再跟張紅旗他們說。
要不然,老整這破破爛爛的,誰都沒臉兒。
本該推銷的魏大媽,也跟著解釋。
這年頭不比后世,但凡資金到位,有點(diǎn)什么活,工程隊爭著搶著干。
眼下想蓋房子,挺難的,甚至還不比在靠山屯蓋房子方便呢。
建筑公司人家都是排任務(wù)的,每個隊工作都安排的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,公家的活還得等,更別提私人自己整了。
就眼前這院子,別說蓋房子了,就是把里頭的破墻爛瓦清理干凈,就得費(fèi)老大勁。
街道辦倒是為這幾個院子發(fā)愁呢,真拿不出錢來修。
這么連著一起六個院子,一直荒著,那是妥妥的浪費(fèi)。
街道辦一開始還尋思,把這地方重新清理一下,蓋點(diǎn)房子啥的,還能成立個街道辦的小工廠,或者直接整成宿舍之類的,畢竟眼下處處都缺住房。
可是真就一算細(xì)賬,別說蓋宿舍建工廠啥的了,就是清理完院子里的那些被燒過的殘垣斷壁,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街道辦真的負(fù)擔(dān)不起。
加上眼下都在搞退還政策,也允許房屋買賣了,于是幾個管事的就湊一塊琢磨,能不能咱也找個大頭,把這些院子買下來?
可街道辦再著急,人家魏大媽也不樂意坑多年的老姐妹。
咋說呢,你說她狹隘也行,說她思想覺悟不高也罷,反正就是這么回事。
但凡來個不認(rèn)識的,魏大媽忽悠著給賣了也就賣了。
可張紅旗他們這幫孩子,不是郭大媽領(lǐng)著過來的嘛。
世間的事本就是這個樣子的,犯不著嚴(yán)格要求一個老太太。
張紅旗他們看的這個院子,最靠里頭,面積也最大。
院子里寬足有二十米,長度超過了三十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