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紅婷能受到大家伙的照顧,指定不單純因為她人緣好。
咋說呢,林彩英留下的這些東西,最清楚里頭是咋回事的,就只有周紅婷了。
不管是藥膏生意,還是藥材種植,哪怕是今后有可能辦成的山貨生意,目前來看,最適合操作的,就是周紅婷。
其他人倒也不至于,完全清楚這里頭的具體內(nèi)情,但僅僅是藥材種植和變現(xiàn)及時的草藥采購(藥膏),就足夠大家對周紅婷這個可憐姑娘表現(xiàn)出巨大的善意了。
別說什么利益、勢利眼之類的屁話,都是普通人,又是在艱苦年代的鄉(xiāng)下屯子里過日子,沒啥關(guān)系,誰會單純的一味對一個外地來的知青好呢?
不得不說,回家探親一趟的周紅婷,愈發(fā)的成熟沉穩(wěn)了。
就好像,突然間就開了悟一樣。
她做不到張紅旗那樣的程度,她家里也沒和張栓柱一樣混蛋。
但終究是明白了,自己現(xiàn)在回家的話,日子不可能過的舒坦。
相反,留在靠山屯,反倒是一片光明。
張紅旗有意安排,林彩英去京城之前,又專門跟周紅婷詳細的談過,所以一切事物倒也沒多麻煩。
就連虎妞和苗子,也都有意退居二線,盡可能讓周紅婷更快的成長起來,最終成為獨當(dāng)一面的女強人。
當(dāng)然,這些都是后話,眼巴前兒最重要的,是耕種。
隨著天逐漸暖和,張紅旗帶著李秀芝和弟弟妹妹不張揚的去了沈陽。
能鳥悄兒的出門,和眼下大家樸素觀念中的搬家不一樣,才是關(guān)鍵。
正經(jīng)的,別說是在1980年,即便再過十年,誰家要是舉家搬遷,那動靜別提多大了。
真就是,院子里堆的柴火,都恨不得一氣搬走。
可張紅旗他們一家子不一樣。
走之前,張紅旗就和李秀芝說清楚了,靠山屯這個家,咱不是不再回來了,家里頭這些東西,咱回來還得接著用。
沈陽那邊,啥都安置好了,缺個小東小西的,買著也方便,用不著大包小包一氣搬走。
還有就是,衣裳啥的,也不用帶太多,有錢,沈陽重新買。
這個說法肯定跟李秀芝的觀念產(chǎn)生沖突,可張紅旗告訴她,她兒媳婦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,旁邊住的就全是一個單位的同事。
就咱們娘幾個擱家穿這些衣裳,到了那地方,鄰居那些同事們瞅見了,怕不是得背后嚼舌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