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紅旗他們幾個不可能長期留在廣州,將來全靠徐德勝和阿珍倒騰。
所以幾個人心里清楚的很,盡可能多的把路趟熟,徐德勝之前倒騰貨,和眼下相比純屬小打小鬧,不是一個概念。
眼下最為要緊的,是徐德勝跟著阿珍,先把第一批貨湊齊。
這個時間段很關鍵,直接就在交易的過程中考察和篩選那些檔口的小老板,今后必然要挑出來一些可以長期合作的人選。
至于劉浩大姐夫那邊,等市場這里忙完了,也得帶著徐德勝和阿珍去見一面。
“到時候叫上我,多認識點人,對我很有幫助的!”
強仔聽了幾個人的安排,趕緊開口。
實際上,以他眼下涉足的行業(yè)而言,和鐵路上打交道的機會很少,基本用不上。
但這種人,一向不會嫌棄社會關系多的。
本身強仔也在鐵路系統(tǒng)有幾個朋友,不過也僅僅是維持在朋友的層面。
劉浩大姐夫這關系就不一樣了,很有可能直接就幫強仔打開局面。
當然,具體要做什么,強仔心里也沒啥想法,反正就是,人脈嘛,越多越好,很多時候,人脈是可以拿來相互交流的。
劉浩明白他的意思,自然答應下來。
反正明天他只帶著趙鐵柱去見大姐夫,先問問對方的意思唄。
到了第二天一早,張紅旗他們?nèi)缂s出現(xiàn)在高第街,那些惦記了一晚上,生怕這些京城大買家不來的檔口小老板們,紛紛松了口氣。
雖說張紅旗他們說話算話,可依然擋不住這些檔口小老板們的熱情。
都是做買賣的精明人,哪能不清楚,再大的買家也不可能無限制的進貨?
等人家搞定了需要的貨物,你再湊過去,一切都晚了。
這一天,張紅旗他們只吃下四萬八千塊的貨,倒不是沒貨了,而是阿珍覺得,性價比不高。
到了第三天,一幫人轉戰(zhàn)十三行,類似的情況繼續(xù)上演。
連掃三個批發(fā)市場,暗自考察了一批適合長期合作的檔口,前后六天時間,一共花出去十九萬八千多,幾乎把租的兩個倉庫塞滿了。
另一邊,鐵路上也聯(lián)系好了,有了劉浩這么一摻和,大姐夫也算是重振精神,不再為了調(diào)動這事鬧心。
貨款花出去了,貨也買夠了,等車皮得兩天,張紅旗他們算是有了點空閑時間。
可幾個人誰也舍不得把這兩天的空閑時間,用來游玩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