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不是說,劉浩懷疑張紅旗故事的來歷,本來牧馬人就是改編自靈與肉這個小說,而小說又是從報紙的報道中得到的啟發(fā)。
哪怕是拉到臺子上說,張紅旗都不帶虛的。
可正是因為他的這個說法成立,才會讓劉浩感到逆天。
因為張紅旗在給劉浩講述的時候,真的是想起一點細節(jié),就趕緊告訴他。
可事后劉浩回憶起來,就會覺得,張紅旗講這些之前,腦子里是有畫面的……本來就有畫面,不光有畫面,還特么有配樂啥的呢!
可劉浩不清楚啊,他就是覺得,張紅旗怕不是什么拍電影的天才吧?
單憑一個報紙上的報道,就能幻想出一個電影劇本,不,是幻想出一整部電影!
張紅旗是不懂得什么專業(yè)詞匯的,可他的講述如果整理出來,以劉浩現在這個半吊子的水平,也能察覺,充滿了鏡頭感。
就好像,在手把手教別人,如何拍這部電影。
可也正是因為劉浩學習了,進步了,他才在仔細了解之后,覺得王先農說的給香港人寫劇本的事不靠譜。
這完全不是一個類型。
如果劉浩再多學點,指定義正言辭的告訴王先農,兩個市場的需求都不一樣,更深層次的根源也不一樣,人家真不至于看上咱們的劇本,老王,你特么純屬想多了!
之所以話沒說死,是因為劉浩也饞那啥,虎鞭酒。
還有其他好玩意,普通商店里壓根就沒賣的,但使喚外匯卷的商店里,能買到。
和只知道虎鞭酒的王先農不一樣,劉浩早就盯上友誼商店里頭的好東西了!
劉浩知道,外頭也有倒換外匯卷的,可他覺得有點坑,一直忍著沒行動。
他沒跟王先農把話說透,就是抱著萬一的念頭。
這個萬一,就是他心目中的電影天才張紅旗了。
趙鐵柱看過的電影,張紅旗指定也看過。
所以劉浩覺得,香港電影張紅旗應該不陌生。
說不定,俺們紅旗真能整個香港人稀罕的劇本出來呢?
到時候哥倆一塊去友誼商店買好玩意,豈不是美滋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