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孫策麾下只有幾千兵馬,劉繇麾下有數(shù)萬兵馬。
可劉繇依舊被孫策嚇得慌亂無比,連忙召眾文武前來議事。
得知孫策來攻,劉繇麾下猛將太史慈起身喝道:
“孫策小兒,竟敢犯我江東!
刺史大人,此戰(zhàn)慈愿為先鋒!
大人只需給我三千士卒,我便為大人生擒孫策!”
一員十六七歲的年輕小將,也高聲叫囂道:
“吾愿與太史慈將軍同往,生擒逆賊孫策!”
劉繇看這兩員請戰(zhàn)的將軍一個比一個年輕,心中很是不喜。
都說嘴上無毛,辦事不牢。
自己怎么可能將抵御孫策的重任,交給兩個黃口小兒?
劉繇正要呵斥太史慈和那小將,他麾下大將張英便開口道:
“太史慈,你太年輕了。
兩軍交戰(zhàn),這里面水很深,你把握不住。
以你現(xiàn)在的資歷,就應該留在主公身邊聽命?!?/p>
張英說罷,對劉繇拱手道:
“主公,孫策要想攻打曲阿,必過牛渚。
吾只需領軍一萬駐扎在牛渚,孫策縱有百萬之眾,也休想攻過來?!?/p>
劉繇對張英很是欣賞,捻著胡須對太史慈和年輕小將道:
“你們看看張將軍,聽聽他是怎么說的。
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??!”
太史慈低頭不語,顯然對張英的實力并不認可。
孫策本就兵少,以堂堂正正之師擊敗他就可以了,何須困守牛渚?
這一萬大軍要給他太史慈統(tǒng)領,太史慈有把握在一個月內(nèi)擒了孫策。
至于張英
這等庸碌小人,只知坐困牛渚,弄不好還會為孫策所敗。
可不論自己說什么,刺史劉繇就是信任張英,太史慈也無可奈何。
(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