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降之后,恐怕要被曹操挫骨揚灰。
所以不管曹操帶著多少人來攻,張繡也得咬牙頂住,戰(zhàn)至最后一刻。
賈詡對張繡道:
“宛城乃荊襄門戶,將軍借宛城居住,乃是依附于劉表。
若曹操攻下宛城,則荊襄門戶大開,曹操兵鋒便可以直指襄陽。
這絕不是劉表所愿見到的情況?!?/p>
“所以將軍可遣使去襄陽,向劉表求助。
劉表當會派人前來,助將軍守城?!?/p>
“除了劉表之外,將軍還可修書一封,請袁耀發(fā)兵奇襲豫州。
之前將軍助了袁耀一陣,是時候讓袁耀來還這個人情了?!?/p>
“至于曹軍
吾略施小計,阻曹操一時不難。
待劉表援軍至此,我就有破敵之策了?!?/p>
一聽賈詡有良策御敵,張繡大喜道:
“文和!
我就知道,沒有什么事能難住你!
進退旋斡,皆賴文和!
有你在,我又何懼曹賊?”
張繡頓時打起了精神,派使者聯(lián)絡(luò)劉表和袁耀,自己則積極備戰(zhàn),準備抵御曹軍。
曹操這次出征張繡志在必得。
數(shù)日后,便兵臨宛城之下。
曹操將大軍排開,十余萬將士軍容嚴整,宛如黑云壓城一般。
城墻上的宛城士卒看到敵軍這等陣勢,都覺得心驚肉跳。
曹軍大將許褚拍馬舞刀,在城下高聲大喝道:
“逆賊張繡!
我家主公天兵已至,還不速速出來受死!”
曹軍士卒也應和著許褚的聲音,高呼道:
“張繡!受死!”
“張繡!”、“出來受死!”
聲浪如排山蹈海般席卷城頭,賈詡捻著胡須,淡然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