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請)
n
戰(zhàn)爭不僅是打打殺殺,還是人情世故
要不是劉繇對自己有恩,他真想一走了之。
訓(xùn)了太史慈兩句,劉繇又對張英道:
“既如此,吾便與你一萬大軍。
你只需守住牛渚幾個月,待孫策糧盡退兵,就算你首功!”
張英大喜,對劉繇拜道:
“末將定不負主公所托!”
孫策與張英的部隊會于牛渚,袁耀也率軍趕至牛渚附近。
袁耀在兩軍七十里外的深山中扎營,假意討伐山越。
附近山越人又不是傻子,得知有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駐扎在山下,自然不敢下山劫掠。
山里的物資還能撐上一段時間,大不了等到袁耀離開之后,他們再出山搶劫唄。
至于孫策跟張英,更加不顧上袁耀。
他們腦中想的都是怎么把對方給弄死。
這幾日,廖化和馬忠的探子軍團大顯身手,每日都有數(shù)封書信送到袁耀手中。
孫策軍的一舉一動,都在袁耀掌控之中。
甚至馬忠還親自帶人去張英的營寨探查了一番,把張英部隊的情況也稟報給了袁耀。
得知孫策、張英兩軍的實力后,陳到對袁耀拱手道:
“主公,以我白毦精兵的實力,完全可以擊破他們?nèi)我庖卉姟?/p>
如何作戰(zhàn),就等主公下令了。”
蔣干說道:
“主公,現(xiàn)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。
待孫策跟張英斗得兩敗俱傷,我軍再出擊。
將他們兩個全都收拾了!”
其他文武也點頭附和,都覺得蔣干說得有道理。
如果袁耀沒有上一世的記憶,大概率也會認同蔣干說的話。
可知曉孫策究竟會經(jīng)歷什么事情的袁耀,并不打算這樣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