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糧
胡家村在整個縣,乃至整個鎮(zhèn),都是數(shù)得上號的窮苦村。別的村再窮,好歹也有個小地主,能有個百八十畝地,胡家村沒有。最有錢的村長家,也不過是比別人多了十畝地,一家人剛夠種。
房子一半青磚一半石頭,蓋完就窮了。
因為窮,家家戶戶沒余糧,大雪封山一月,還沒真正化凍,就算他們想砸鍋賣鐵去換糧食,那也沒路出去。
因此,糧食就相當于是命了。
王老太太看到袋子里的糧食,也只愣了幾個呼吸的時間。
這個蔣大花!
“你回來,東西拿回去!”王老太太上前幾步,抓住了胡三嬸,把袋子塞到她懷里,“你是瞧不起我怎么的,我們王家還沒餓到這份上!”
胡三嬸心里還在滴血,結果猝不及防被塞回來,又聽王老太太這么說,當即脫口而出:“你們家?guī)捉飵變僧斦l不知道呢?半大小子,吃窮老子,你們家可有七個!你倒好,還撿個丫頭片子——”
其實她很想說賠錢貨的,但被王老太太滿村追著打了幾次后,她就改了口。
連帶著村里其他幾個愛這般說的,也都跟著改口了。
那掃帚打身上是真疼,被追著跑也很丟人!
“你給老娘閉嘴,老娘今天心情好,有的是力氣收拾你!”王老太太一聽她又要拿阿玉說事,心里那丁點兒感動頓時被吹跑了,只剩下一股子氣。
她當即就朝胡三嬸伸出了枯瘦的爪子。
“哎喲喲,這是鬧什么呢?這個天,還不知能晴幾天,可省省力氣吧!是不想過年了?”一道滄老的聲音傳來。
王老太太剛扯住胡三嬸的頭發(fā),聞言松開,稍微整了整袖口,轉頭去看,卻是胡老太爺,后頭跟著兩個后生。
兩個后生各背了一個背簍,步履倒是松快,想來里面也沒多少東西。
“胡老太爺,你老人家是出來曬太陽?怎么走到這頭來了?”王老太太又看了兩個后生一眼,“這是要去山里找東西?雖說有幾天晴著,山里的雪可還沒化,你還是別進去了,小心摔著。”
胡老太爺是個慈善的老人,在胡氏家族里是族老,在村里的威望也很高。
胡老太爺摸了一把胡子,搖著頭道:“我看這天,怕是晴不了兩日,雪還有得下。”
原來,胡老太爺帶兩個后生,是挨家挨戶送糧食來的。
胡老太爺年輕時是一家私塾的教書先生,后來回了村里,攢了一點家底,并不算多豐厚,養(yǎng)老是足夠了。
有時大家實在窮的揭不開鍋,也會有臉皮厚點的上門求助,胡老太爺也會酌情幫一幫。
“我跟柱子那頭商議了一下,這雪一直不化,去鎮(zhèn)上的路也險得很。就和幾個族老湊了湊,湊了點糧食,各家困難的都分一點,好歹度過這幾天。去年餓死了十多口人,我看著心疼啊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