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每天空閑時間都會翻看皇明時報,看看京畿附近發(fā)生的一些事情,以及讀書人對朝廷的一些看法。在這個時候聽到御史言官們請旨要關掉皇明時報,他如何能答應。
崇禎也想利用報紙向天下學子征求治國之道,負責引導國內輿情輿論,為日后自己實行一些新政策有輿論上的支持。
說白了就是跟言官御史們爭奪輿論權,任你幾十張利嘴舌燦蓮花,也不敵我億萬民眾蕓蕓眾口。
言官們也是發(fā)現(xiàn)了皇明時報隱隱具備這種功能,這才竭力上書要求關掉皇明時報社,并抱團持續(xù)不斷的送上奏章。
大家都是聰明人,就跟當初嘉靖朝的“大禮議”和萬歷朝的“爭國本”一樣,借著各種花里胡哨的理由跟皇帝叫板。
說白了就是政治斗爭,政治勢力的較量,言官集團挑戰(zhàn)皇權,爭奪朝堂話語權,這種事情在大明朝屢見不鮮,基本哪個皇帝都會遇到幾次。
崇禎當了十年的皇帝,經(jīng)歷了閹黨、東林黨什么亂七八糟的黨爭,也算是過來人,這對他來說算是小場面。
朱慈烺也沒閑著,皇明時報是自己辛辛苦苦創(chuàng)辦的,有人要關掉,那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啊,朱慈烺二話不說,指揮著那些新歸附他的狗腿子們在朝堂之上與言官們對噴。
來啊,互相傷害啊,誰怕誰??!在朱慈烺的攪和下,雙方施展出渾身解數(shù),彼此攻擊,互相傾軋,血肉橫飛,慘不忍睹
大明朝的言官確實有點牛逼哄哄,白天瞧誰不順眼,晚上就悶頭寫折子,,心中感到好笑,真是狗咬狗!反正不管怎么樣,只要火力不集中到他和皇帝老子身上就行。
朱慈烺忽然看到了一份關于李廷表的奏章,這是錦衣衛(wèi)指揮使駱養(yǎng)性上奏的,他請求升李廷表為錦衣衛(wèi)指揮僉事。
朱慈烺冷笑,這表面上是升李廷表的職,其實是明升暗降,在錦衣衛(wèi)中,指揮僉事職位上雖然比鎮(zhèn)撫使高一級,但手里沒權,算個屁?。?/p>
鎮(zhèn)撫使職位不高,卻手握實權,平日指揮僉事見了也要恭恭敬敬的,大明朝的官場就是這么現(xiàn)實,有實權才是大爺!
看樣子,這駱養(yǎng)性開始對自己有成見了,不過那又怎樣?家奴就是家奴,再跳也沒用,等過段時間再找點事情給李廷表做做,立個功再提拔一下
在獻俘大典后,像是出于對明廷的挑釁和報復,清軍在十日內連續(xù)攻破定興、安肅,攻固安,下文安,克寶坻,殺知縣趙國鼎。
北面的清軍在阿巴泰的率領下攻懷柔,占河西務,屯兵密云、平谷,圍繞明都,半個月內,“遍蹂畿內”,無數(shù)的百姓家園被毀,子女財帛被擄掠。
定興前光祿寺少卿鹿善繼毅與知州薛一鄂積極抗清,屢次打退清兵,但終因敵眾我寡,兵糧不濟,定興淪陷,鹿善繼和薛一鄂zisha殉國。
朝廷得知消息后,贈鹿善繼大理寺卿,謚號忠節(jié),并建祠祭拜。
皇明時報最新一期,以宣傳愛國教育為主,專版報道了各地殉節(jié)官員的事跡,朱慈烺親自發(fā)文稱贊:慷慨捐軀,冒白刃而不悔,氣節(jié)凜然,要于自遂其志,其英風義烈,固不可泯沒于宇宙間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