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雙的大兒子拿一個蟹黃蟹肉的,他掰開一看沒有韭菜木耳,問團團是不是餡料不一樣。
團團伸出手:“我媽媽做三個?!?/p>
吳雙聽了這話好奇也掰開一個,里頭有蝦仁:“還真是。”要給團團一半,團團搖頭,舉起自己的包子:“我吃韭菜。”
“你這孩子,沒口福?!?/p>
團團不敢說不喜歡:“雙姐,我回家了啊?!?/p>
吳雙樂了:“雙姐是你叫的嗎?慢點走,別跑!”
團團晃晃悠悠到家就向媽媽稟報,哥哥姐姐喜歡蟹肉蝦仁,媽媽說得對,他不喜歡不等于別人不喜歡。
蘇笑笑問:“那我們晚上還做飯嗎?”
團團搖了搖頭。
蘇笑笑摸不準小孩吃不吃姜汁核桃蛋就沒著急做。原計劃是如果團團喜歡蟹黃包,就給他做姜汁核桃蛋驅寒。小孩吃半個包子,不到一只螃蟹,完全沒必要驅寒,干脆不做了。
娘倆吃好,蘇笑笑把蒸籠刷干凈就給吳雙家送去。團團跑過去找哥哥姐姐。吳雙叫幾個孩子跟團團出去玩兒。
吳雙家剛吃過飯,碗筷還沒收拾。她一邊收拾一邊嘮叨孩子不知道幫她干活。蘇笑笑心說,還不是因為你心疼孩子。估計吳雙不想聽她這樣說,就笑著說:“我覺著挺好。你看你中午不回來,人家仨也沒餓著,平時也沒讓你操心。十來歲就這么懂事的孩子可不多?!?/p>
吳雙搖頭:“鐘團長家的大娃七八歲就知道做飯買菜?!?/p>
蘇笑笑想起張懷民跟她的說的事就想笑:“那孩子嫌媽做菜油少。你放心你家老大天天早上去副食廠想吃什么買什么?”
吳雙不由得搖頭。
“對啊。你不放心,孩子就沒法比人家懂得多?!?/p>
吳雙:“不是我不放心,鐘團長和宋老師太能慣孩子。你來得晚不知道,他家院里以前還
養(yǎng)雞養(yǎng)鴨,逢年過節(jié)用鐵鍋燉大鵝。雞鴨鵝本來就香,有時候還在院里燉,整個家屬區(qū)的孩子都被饞的流口水。別看他們兩口子一個月一兩百,我懷疑能吃一百五。工資全吃了,七個孩子將來咋辦?哪家姑娘敢嫁給他們啊。”
蘇笑笑懷疑吳雙認為宋老師每月二三十塊錢,“船到橋頭自然直。不舍得給孩子吃,一個比一個矮,就算存了幾千塊錢,將來也不好找對象?!?/p>
吳雙仔細想想:“你說得對。憑大娃的長相,又會做飯又知道洗衣服,家里揭不開鍋也不愁找對象?!?/p>
“不是我說,雙姐,你家倆兒子,存款比鐘家多,你家老大都不如大娃好找對象?!?/p>
吳雙的大兒子跟鐘大娃同歲,倆人還是同學,比鐘大娃矮三四公分。吳雙想想剛才幾個孩子一個勁夸蘇笑笑的包子好吃,“這,我家跟鐘家不一樣。宋老師娘家條件還行,不需要她出錢出力,鐘團長也沒啥親戚,他哥工作不錯,只有倆女兒負擔輕,還能反過來幫他一把,我和老周家都指望我們?!?/p>
蘇笑笑:“救急不救窮!”
反哺娘家和婆家成了習慣,吳雙要面子也不好意思拒絕窮親戚,哪怕蘇笑笑說的道理她懂,也無法立刻下定決心,“明早還去菜市場嗎?幾個孩子都說你會買菜,我跟你一塊去看看?!?/p>
蘇笑笑想讓她跟鐘大娃學學三餐安排,可看吳雙的樣子顯然不贊同鐘家那么過日子,“好啊?;仡^我喊你?!?/p>
吳雙把廚房收拾干凈就和蘇笑笑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