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書社你還是要去的,一來幫忙校對考題可得些許薄資做報酬,二來也可借此機會看看名家猜的考題,自家先演練一番。只是這段時日你總是心不在焉,再也看不進那考題了。他雖從不曾催促過你,但自有一股迫勁壓在你心上。比如你父母給你隔三差五地給你送的信,有時是口信,有時是短書,話里話外、字里行間都在夸贊冶城道院如何妥帖,如何用心,最要緊的是還不肯收盤費,若是問起,只說盤費已有人出了,聽說那出資的人,頗想約你見上一面,兩人交個朋友,只是你不愿。他們便勸你過來一見,還說多個朋友多條路……
這都不算,他還給你送花。自九月初八日夜后,日日都送。九九重陽那日,你在三山書社替你父校稿,忽然過來一人,說是替家主給你送一枝花,花是青蓮,蓮蕊內(nèi)夾著一張小箋,上邊好端整幾個字:日日思卿,思戀入骨,頗為難耐。你手一抖,書稿散落一地。這花與小箋都不好收,你跟送花的人說他送錯了,請他帶回去。送花人說這如何能錯,送的就是你柳相公!你默然無語,不肯接那花與箋,送花人又說,家主說了,若是柳相公不肯收時,便拿回去,他親自送來。你心一縮,躊躇多時,終于接下那花與箋。
今日送,明日送,日日送,送了一個多月,花堆成了一座小山,書社的僚友打趣你:行之啊,這花頗耐放,頭一朵花到了現(xiàn)如今還不曾敗,若是不想留時,可叫來街面上賣花小販,將這一大捧賣出去,趁得幾文酒錢請大家喝上一杯,豈不實惠?你讓他說得羞紅了臉,當日便將花抱走,不知偷偷埋在了何處。自你埋花之后,他有好長一段時日不再送來,你以為這事就算了結(jié)了。誰知又沒有。他那股迫勁一直隱而不發(fā),像是看你要如何應對。
求他
你看似安穩(wěn)地過了十來日。再次感受到他那股迫勁,是昨日一件小事。
昨日清早,你如常至三山書社校稿,忙了半天,到了日午,僚友們各自尋了搭子去食午飯,也有邀你同去的,你推說自家沒胃口,就不去掃興了。
你是真沒胃口,大約心底存事的人,都會帶累胃口。休說是胃口,這段時日,你連自家的饑飽寒溫都不大上心了,既是不餓,那便接著校稿,邊校稿邊走神,翻書時一不小心被那硬紙片劃破了食指。你蹙眉甩手,那傷口不深,血卻依然流得痛快,為著快些把血止住,你將食指含進了嘴里。正在此時,你猛然覺察有人在看你。那人就在三山書社不遠處的河房內(nèi),隱于暗處,倚檻窺簾,雖不至于明目張膽,卻也是有意不瞞著你的。你看不見,但你知道他是誰。你把傷了的手指從嘴里放出來,兩只手不安地背到了身后。你從窗前躲開,可不論你如何躲,那視線總有辦法跟定你。
這時又有送外食的小二尋上門來,說是對面河房一位貴人讓給你送一屜籠蟹粉湯包。你說這湯包貴重,且自家也無甚胃口,還是別浪費貴人心意了。小二不與你多言,只一個勁地催促你趕緊將湯包收下,他好回去交差。你不得已接下,見那屜籠之上赫然夾著一張小箋,箋紙是罕見的青蓮底色,那筆跡與你們在出逃路上收到的信一致,均是出自他手。
九月初八日至今已過去一月有余,卿若思定,可到釣魚巷舒家河房尋我。
字不多,話不長,但字字句句都碾在你心上。
他這是在提醒你,已經(jīng)過去一個多月了,你究竟想定了沒有,想定了便上舒家河房找他。你也看出來了,這里面并無你選擇的余地。這些東西給你原本就堵的胃口又添了堵,你更加沒了胃口,那湯包與小箋就這么放著,你不去看它們,也不動。
那蟹黃湯包與小箋一起,在三山書社放了一整天,直放到起了餿味兒,被收拾屋舍的婆子弄走,這才從你眼前消失不見。
此時你還在盤算如何從他那兒脫身,后來你才知道,你這脫身的盤算是全無指望的,因他一早就在暗地里朝你周圍的人下手了。
胭脂這段時日并不好過,妓寨的生意就算要頂出去,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找著接手的人的,既是頂不出去,那就還得開門迎客,做那倚門賣笑的皮肉營生。往時到了年尾,她家生意是金陵城最紅火的,那想與她搶生意的,還真得掂量掂量自家腰身粗細。然而今年此時卻是一再不順,先是釣魚巷至夫子廟一帶,原先客源滾滾的兩處妓樓接連被官家找茬兒,有好幾次居然還將樂伎拘走。胭脂出面找人說情,想把人撈出來,誰料碰了一路的壁。有個她平日里交道甚好的官兒偷偷說她,叫她休要開罪舒公子,那人面厚心黑,不是好相與的,撞到他手上,不死也要脫層皮!又勸她不如與她夫君和離算了,舒公子既是看上,也好送個順水人情給他,這么一來,對誰都好,舒公子襯意了,她這頭也不必為官家上門尋事而擔驚受怕。胭脂聞言甜笑道謝,轉(zhuǎn)頭就去將這兩家最趁錢的妓樓關(guān)了。再不成她就將金陵城內(nèi)所有產(chǎn)業(yè)都關(guān)了。惹不起躲得起,就不信他還能把他們生吞了不成!
這些繁難,胭脂從不曾對你說過,她亦知你有心事未曾與她說,你們兩人在這粉飾出來的太平日子里苦熬。某夜暗晚,你們上床安置后久久不成眠,你猶豫多時,終于開口對胭脂說道:胭脂,我想你走,走得遠遠的,去別處過活。胭脂攬過你,拿一根食指戳你額頭:怎的,想與我和離呀?那我勸你頂好還是別想了,我已立定主意,便是死,我也要與你死在一處!你蹙眉道:何必張口就是“死”,還不到那般境地,我說想你走,是、是有些風波你當真不必經(jīng)歷,出去避過,太平之后再回來,我們一道過日子,不好么?","chapter_title":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