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崔大人客氣了,不知那病患者的居住遠不遠”義妁客氣道。
“我要拜訪的是金馬門待詔學(xué)士東方朔的居處,他宅子離我們這兒很近了,不堵的話半個時辰就能到,慢的話則是一個時辰”崔嚴道。
“哦是東方朔重病嗎”
義妁詫異了一聲,渾然沒想到崔嚴出宮是去張學(xué)舟的家中。
“東方朔沒……他那個病挺麻煩的,活著就挺好”崔嚴道:“我這次去看的是他的一個病友,那人叫李少君,據(jù)說不慎下受了一些傷?!?/p>
義妁給崔嚴的印象不錯,他是太皇太后身邊的紅人,而義妁是皇太后身邊的紅人,兩者做事沒那么多禁忌。
而等到對方看病,清楚地點清楚人名是遲早的事,崔嚴也不做隱瞞,選擇了直接告知。
至于這其中涉及安樂宮和未央宮的牽扯則屬于機密,崔嚴的嘴巴也很嚴,不該透露的堅決不會亂說。
他在馬車上和義妁交流完諸多事,而后又主動詢問皇太后安康等雜事打發(fā)時間。
“崔大人,為何我們建章宮沒有專職的煉丹師,每次都是我們這些醫(yī)官熬藥呢”
崔嚴一番話落,義妁也少有寂寞不語,而是有主動詢問與應(yīng)答,兩者在馬車上倒是交流得極為暢快。
“這煉丹制藥的屬道家、陰陽家、醫(yī)家、懸壺宗等學(xué)派出名,我們安樂宮有一些煉制丹藥的道家丹師,但大多數(shù)都是煉制外丹之物,少有煉制內(nèi)丹的高手”崔嚴介紹道:“陰陽家的煉丹師則是消失得沒了蹤影,據(jù)說有修士投靠了淮南王,并沒有來我們長安城,醫(yī)家的煉丹修士淳于意則是死了一些年,他后繼的淳于緹縈治病犯錯,被罰至今還不曾歸來,那懸壺宗則不說也罷,他們沒入朝廷!”
崔嚴侃侃而談,敘說著相關(guān)的煉丹師狀況。
懲罰淳于緹縈屬于懲罰到了大動脈,太醫(yī)館缺了淳于緹縈愈發(fā)不成器,煉制的丹藥很少有精品出現(xiàn)。
太皇太后倒是掛念淳于緹縈,尋思著貶對方為民一年半載也就過去了,但他們也沒尋到淳于緹縈去了哪兒。
事情拖拖拉拉下來,皇宮缺乏重量級丹師的原因也就不意外了。
“這沒個靠譜的煉丹師,咱們治病起來麻煩多了,只能靠灌藥湯和針灸”義妁道。
“是麻煩”崔嚴頭疼道。
“咱們皇宮也沒什么絕妙的丹爐又或什么輔助制藥的寶貝嗎”義妁道:“若是能降低煉丹標準,那肯定有很多人可以煉制出好丹藥!”
“這丹爐越絕妙越難操控”崔嚴道:“大漢王朝最好的丹爐當屬我們安樂宮的九龍鼎,但這尊丹爐操作入門就需要神通境修為,而只有真我境修士才能自如掌控九龍鼎,咱們這哪來的真我境煉丹師!”
“我還以為丹爐越好越省事呢!”義妁道。
“丹爐這個講究復(fù)雜出工藝,越好的丹爐就越復(fù)雜,越復(fù)雜要求就越高!”崔嚴認真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