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術(shù)不與高者斗。
若對方運勢如虹,強行爭斗需要具備其他諸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平衡。
一些老一輩高手不乏折損在一些氣運滔天的年輕人手中,這其中就不乏相關因素。
如果修為不如淮南王,地位不如淮南王,勢力不如淮南王,運術(shù)也不如淮南王,與淮南王爭斗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,這甚至都不需要對方親自下場。
董仲舒低語的話很實在,也給予了張學舟大致的方向。
這讓張學舟心中諸多小念頭齊齊消退。
他動用乘龍術(shù)進了水府,在水府頂掛上了金烏大帝的羽毛,又將孔雀大明王的羽毛收了回來,張學舟原本還想找淮南王鬧一鬧索要一些好處,但眼下的他寧愿自己吃個悶虧。
一些事情放在明面上反而不如推向暗處去任由淮南王進行補償。
即便沒有補償,在淮南王那兒累積多了必然會產(chǎn)生作用,在某時某刻或許就能發(fā)揮出作用。
“夫子,你能對我們陰陽兩家的境界術(shù)進行整理嗎?”
張學舟與董仲舒交流了運術(shù)部分相關之事,等到后來兩者話音落下去,張學舟也迅速翻動著董仲舒轉(zhuǎn)交的《黃沙宗秘卷黃沙術(shù)》。
相較于原本的模樣,董仲舒在這冊秘典中多加了兩塊羊皮作為內(nèi)容補充項,涉及了修改、修正、調(diào)整等多項相關,甚至有標注不適合陰陽家修行的術(shù),又涉及修正偏向于陰陽家修行的部分。
不說這冊秘典擁有與原秘典相似相近的高度,這至少已經(jīng)極為適合他進行修行。
張學舟極為滿意董仲舒對黃沙宗這本秘典的修改,這能有效彌補他在術(shù)法方面的缺失。
他認同董仲舒的修改修正能力,不免也向董仲舒提及了陰陽家的境界術(shù)。
如果董仲舒愿意,他當下就能貢獻出涉及陰陽兩家在唯我境之前的境界術(shù),哪怕神通境的內(nèi)容也是如此。
這是晉昌過往千難萬難一直求的內(nèi)容,但這又是張學舟愿意與董仲舒探討之處。
他的修行不再循規(guī)蹈矩,也不適合學派敝帚自珍。
而與董仲舒合作以來,張學舟都感覺非常不錯。
董仲舒這個人除了倒霉一些別無其他問題,不論是人品還是性格等方面都是上選。
“陰陽兩家?”
“對,是兩家!”
“一家足以例入上等,這兩家可是等同于甲等境界術(shù)!”
董仲舒臉色微變,也對張學舟有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