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知了命理,如何去改變命理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事情。
如果是相師替哪吒逆天改命,這會抽絲剝繭找出每一絲苗頭,從而將苗頭掐滅在萌芽狀態(tài),也就能躲殺劫,但人家認不認賬就是另外一碼事了。
而對修行運術(shù)者而言,修運改命的種種變化會在不知不覺中發(fā)生偏移,從而引導(dǎo)將來的重患消失,這同樣是潤物細無聲的變化。
前者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,后者則是自己所用的力量。
不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有可能改變命理,但力不能及的情況下也可能無濟于事。
淮南王非常想找一找姚元廣,畢竟傳聞中對方的相術(shù)確實非常強。
他想請姚元廣看一看自己是否有帝王的命,如果有,他就爭取一下,如果沒有,淮南王也就熄了心思,在淮南安安心心當個諸侯王。
他對成王做帝確實沒那么多心思,只要新帝不弄死他,淮南王覺得一切都好商量。
他用《鴻烈》下了一盤棋。
如果新帝想尋求運術(shù),對方必然繞不過《鴻烈》,也大概率會參考淮南王的修行方式,對方的運術(shù)必然被淮南王所拿捏。
如果新帝在運術(shù)上不熱心,新帝對淮南王的威脅必然大降,難于在長安城將隔著數(shù)千里的他擊殺。
“說來我也是晦氣,我在淮南好好的就被拉進了運術(shù)之爭,我就是想省力才修行了運術(shù),我最初只是想自己學(xué)劍術(shù)簡單點,壓根就沒想著運勢滔天來搞事……”
淮南王想到自己修行運術(shù)的初衷,又有那場倒霉之下被硬拉進去的爭斗。
這讓他噓唏不已,覺得自己沒法嘲諷張學(xué)舟。
大哥不笑二弟,張學(xué)舟的命理是一場空,淮南王則是無心釀成有心,純粹屬于騎虎難下。
“你既然與姚元廣認識,不知是否能代為本王引薦”淮南王道。
“可我有病,我還要等著挖水府,還要執(zhí)行朝廷的公文”張學(xué)舟攤手道:“想尋到姚元廣這種四處跑的人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事情?!?/p>
“其實你運氣還算不錯的!”
淮南王也沒將所有希望都放在張學(xué)舟身上,但這個小伙的運氣確實有些歪。
對方尋覓姚元廣沒啥用,但對方就是很有可能找到姚元廣。
但凡張學(xué)舟能將他交托的話傳給姚元廣,淮南王覺得姚元廣有一定概率來找自己。
作為運術(shù)方面的高手,淮南王知曉自己運勢不錯,但他看不穿自己的命理,也就對將來需要規(guī)避的事情難言準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