溶月正縫著個荷包,點(diǎn)點(diǎn)頭附和道:“正是,我聽著也覺得奇怪?!?/p>
“奴婢的堂兄說了,根本不是流寇土匪,分明是一伙反賊!”
劉嬤嬤停下手中的動作,壓低聲音小心翼翼道:“據(jù)說呀,這伙反賊可大有來頭,有可能與那位‘建文君’有淵源……”
聽到此處,溶月不由得停下針線,抬起頭來驚訝地說道:“竟有此事?”
建文君是本朝的忌諱,她這個小女子也知曉其中輕重利害。那伙子人若是粘上建文君的名頭,結(jié)局只有抄家滅族。
劉嬤嬤猛點(diǎn)頭,繪聲繪色道:“可不是,不然也不會派徐大人來捉反賊。徐大人可是打過大勝仗、立過軍功的人!得過圣上的嘉獎!奴婢還聽堂兄說,圣上對此事極看重,徐大人若是能順利捉到反賊,將來定是前途無量!”
溶月懵懂地點(diǎn)點(diǎn)頭,原來徐弘川是為了這事被調(diào)遣來的。
劉嬤嬤還絮絮叨叨地說著“如今年景尚可,怎會冒出反賊來”,溶月卻陷入她與徐弘川兩人初見之時的回憶里,他在街上還救過自己一命。
本以為是萍水相逢,誰知后來竟有這些牽扯……
初見那一日,他“英雄救美”,長臂穩(wěn)穩(wěn)地環(huán)住自己的腰肢,救她于馬蹄之下;而后來,那長臂卻將她死死扣在他懷中,將她的身軀摸了個遍……
溶月心中莫名泛起了絲絲漣漪,說不清是羞澀、是窘迫、還是悸動,心里只盼著徐弘川趕快回府,她好去辭別。
當(dāng)天晚上,徐弘川便風(fēng)塵仆仆地回來了,一起回來的還有一人——他的幼妹喬琳。
溶月剛用過晚膳,便聽到了正院的動靜,想來是徐弘川回府了。
她正醞釀著勇氣,打算去和徐弘川辭去女先生這差事。
沒想到劉嬤嬤樂顛顛地過來稟報(bào):“娘子,大人回府了。大人喚娘子過去呢?!?/p>
溶月點(diǎn)頭答應(yīng),緊張地咽了咽口水,定了定神后,一臉堅(jiān)定地出了門去。
她身后的劉嬤嬤望著溶月的背影,臉上似有不解。
大人召她前去,這小娘子也不打扮一番,身上的衣裳不是什么好料子、樣式又老氣。
前幾日劉總管拿著新買的料子來給她挑,還叫了裁縫來給她量身,她還是拒絕,說不用做新衣裳。
劉總管無法,只好把裁縫打發(fā)了回去,說等大人回府再作安排。
劉嬤嬤好奇地搔搔頭,這位黎娘子還真是有意思。
溶月來到正院中,剛到正房門口便聽見里頭傳來徐弘川不滿的聲音:“喬家怎么也沒讓個男親送你過來!你一個閨閣女子,身邊沒有父兄陪著,自己就出遠(yuǎn)門成何體統(tǒng)?閨閣名聲還要不要了?”
一個清脆的女孩聲音悠悠答道:“兄長又不是不知道,我父親忙得很,從沒功夫過問我。嫡母的話就更別提了,她不算計(jì)我都是好的了,還會讓她的兒子來送我?不送就不送,我這不是全須全尾的么!”
只聽徐弘川冷哼一聲道:“喬家真是不知深淺,便是看在我徐弘川的面子上,也不該這樣怠慢于你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