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王爺不選擇議和,那便只有分兵一路,在遼東,大寧設防,以此阻擋元人?!?/p>
“不過在我看來,于王爺現在而言,這并非最好的選擇?!?/p>
“不僅僅是因為分兵,更是因為要腹背受敵,遭受朝廷與元人的兩面夾擊?!币V孝沉聲道。
“那你覺得,如若我留下十萬大軍駐守邊境,面對元人有多少勝算?”朱棣直接問出了一個了當的問題。
對于此問。
姚廣孝則是豎起了一根手指。
“勝算不足一成?!?/p>
“縱然北邊的元人已經并非一個完全整體,并非昔日的大元帝國,但他們在北邊的實力仍在,人口仍不少,韃靼,瓦剌兩大部落,幾乎全民皆兵。”
“他們南下最想要的自然就是好處,金銀錢財,火藥技術,甚至是吾大明所產各種輜重?!?/p>
“如若可以通過逼迫王爺讓步而得,那他們或許可以不動兵,可如若王爺要派軍駐守北疆,不予他們好處,那他們必然會興起兵戈來?!?/p>
“雖說寧王麾下的朵顏三衛(wèi)是得到了兀良哈許多部落投降,但兀良哈號稱東蒙古的部落仍在?!?/p>
“一旦元人動兵,兵力不會少于三十萬?!币V孝沉聲道,語氣里也是帶著一種篤定來。
聽著這話。
朱棣的臉色也變得更為難看起來。
“難道?!?/p>
“我就真的只能與元人議和?割讓我大明的利益?”朱棣握緊拳頭,充滿了不甘心。
“在我看來,王爺選擇議和方為取勝之道?!?/p>
“等得了天下之后,得到了大明的全部國力,王爺遲早可一雪前恥?!币V孝緩緩開口規(guī)勸道。
對此提議。
朱棣仍然是在掙扎的。
雖然姚廣孝說的的確沒錯。
一旦北邊元人動兵,兵力不會少于三十萬,而且也是元人的精銳。
最關鍵的是南邊的朝廷,今年新敗,來年必然會聚集更多的兵力卷土重來。
或許又會是一個五十萬大軍。
這種情況下,南北夾擊。
似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去應對,去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