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與此同時,世家?guī)淼摹⒓骞B(yǎng)培養(yǎng)出來的頂尖人才,也會出現(xiàn)斷層。
光靠古代科舉想要篩選人才,很難再出現(xiàn)如今漢末的人才井噴局面。
除了少數(shù)天才可以年少成名,大部分都只能等他們大器晚成了。畢竟年少時這些人資源不足,還得應付科舉,接受的教育和世家子比起來差太大了。
大器晚成雖然也是成了,然而成就的人才干不了兩年就到了遲暮之年。年老者精力也不濟,對朝廷來說不算什么好事。
因此,世家的去留皆有利也有弊。
始皇要做的,是選擇一個對當前政治格局來說最佳的方案。
楊修見司徒陷入沉思,這次卻猜不透對方到底在想什么。他一向自負于自己揣測上意的本事,反而在司徒面前,他卻只能猜中十之一二。
始皇感受到視線,抬眸看了他一眼。
楊修連忙垂下腦袋,不敢再探尋打量。
待眾人散去,扶蘇笑著問道:
“阿父決定好要如何對付世家了嗎?”
太子殿下還是如此敏銳,永遠是最懂他阿父的那個。
始皇瞥他一眼:
“你知道的太多了,換成曹操在此,你要步上楊修的后塵?!?/p>
扶蘇驕矜地說道:
“我沒事為什么要去猜他曹孟德的心思?況且曹孟德怕被人看透,我阿父可不怕這個。”
始皇露出了點笑意來:
“你整日里就知道溜須拍馬?!?/p>
扶蘇已經(jīng)開始分析起父親的想法了:
“官學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,便是要培養(yǎng)寒門學子,也得慢慢來?,F(xiàn)在就擯棄世家實屬操之過急,屆時寒門子弟還沒起來,世家子先沒了,朝中就要無人可用了?!?/p>
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維持住兩邊的平衡,一邊打壓世家,一邊扶持寒門。
無需一股腦徹底解決掉世家,只要讓世家沒辦法一手遮天就好了。
唐末世家被一鍋端了之后,天下就當真沒有世家了嗎?不是的,諸如瑯琊王氏之類的其實還存在著,只不過沒有當年那么顯赫了。
從宋朝開始,世家子的名號拿出去已經(jīng)不算什么了。反而你在朝中有什么高官大儒當老師,才是能令人高看一頭的。
漢唐皇帝容不下世家,主要還是世家掌握的權柄太大。
世家官員可以左右朝廷官員的任免,他們會瘋狂推薦自己的姻親門生,在朝中形成朋黨,甚至架空皇帝。
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,同時保留下世家提供的精英子弟,對皇帝來說收益最大。
屆時官員選拔看科舉考核,官員任免聽皇帝調令。世家只是個單純的精英培育所,而寒門也能提供大量中低端人才、以及少數(shù)靈光一現(xiàn)的精英人才,雙方形成制衡。
始皇喝了口茶,才道:
“明朝時期正是這樣的形式?!?/p>
真以為世家子精英眾多,就一定會在朝中重新將世家捧出來了?精英歸精英,學問做得好的不代表官能做得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