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即就有人想起了正在朝中任職的另一位潁川人士——鐘繇。
大家都是潁川人,有共同的仇敵。鐘繇是因為心向漢室,才肯留在危險的長安護佑小皇帝,但這不代表他就看李傕順眼了。
眾人立刻表示會修書去勸說鐘繇協(xié)助。
鐘繇名聲響亮,馬騰自然愿意拉攏結(jié)交他。而他的名望注定了他說的話更容易取信于馬騰,讓他去離間再合適不過。
順道還能替主公拉攏鐘元常。
鐘繇并非純粹的漢室忠臣,只是現(xiàn)階段更想匡扶漢室而已。等到局勢變換,為了自己和家族,自然會改變站隊。
實際上,世家子里有幾個是真正一心向漢的呢?世家的培養(yǎng)方針,永遠是家族利益,荀家在黨錮之禍里也遭受過漢家皇帝的折騰。荀彧得有多愚忠,才會一心向漢?
與其說荀彧是對漢忠心才勸說曹操要當個忠君之人、不要接受封國公加九錫的提議,最后遭到曹操的猜忌厭棄郁郁而終。
不如說是荀彧認為曹操操之過急,現(xiàn)在就這么做容易被天下群雄抓到把柄攻訐。然而曹操沒有理解他的一番苦心,還懷疑他對漢室比對自己忠心,因此心灰意冷。
荀彧二十年來跟著曹操南征北戰(zhàn),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曹操。聰明如他肯定早就看出曹操的野心了,要是真的忠心漢室,他怎么可能一直留在曹操身邊。
從曹操奉迎天子開始,到荀彧身死,足足十六年。哪怕只算漢獻帝偷偷聯(lián)絡人搞衣帶詔想擺脫曹操的挾制,也過去了十二年。
十二年里荀彧沒給大漢當忠臣,沒幫漢獻帝做什么,就最后一年勸了一句曹操別整那些為人詬病的操作。
然后曹操就猜忌他了,將他前面二十年的苦心付出視而不見,換誰誰不心寒?
潁川的大才們離開之后。
扶蘇和父親聊起此事:
“以德報怨的人多,可我不信荀文若是這樣的傻子,完全不在意劉家皇帝的薄涼心狠。但凡漢室皇帝有點本事,我都信他會是個徹頭徹尾的忠臣?!?/p>
荀彧的忠心應該是有條件的。
當他認為漢室還有救的時候,比如董卓剛剛挾制天子的時候,他會和一腔報國之心的曹操走到一起。
那時候天下很多人都是真的忠君愛國,譬如烏程侯孫堅、鐘繇鐘元常等等。
可眼看著漢室已經(jīng)徹底扶不起來了,除卻蜀漢的理想主義者們,外頭其他聰明人其實都已經(jīng)做好了推翻漢室的準備。
他們已經(jīng)盡了他們的忠義,接下來就得為自己、為家族、為受盡戰(zhàn)亂苦楚的天下萬民考慮了。
強行扶沒本事的漢天子上位,只會讓事態(tài)變得更糟——要不蜀漢那群人也不會放棄正統(tǒng)天子劉協(xié),改為支持劉備上位。
何況,理念沖突的兩個人是不可能和諧相處二十年的。
始皇認可了兒子的判斷:
“荀彧之妻乃中常侍唐衡之女。唐衡為人貪暴,原想嫁女于傅公明,傅公明不肯,他才挑中荀彧?!?/p>
“當時唐衡勢大,荀彧是為了自保和家族才選擇妥協(xié)??梢娝⒎怯馗耍采钍軡h室亂象的欺凌?!?/p>
一邊是家族被漢家皇帝打壓,一邊是漢家皇帝捧起來的宦官脅迫他娶妻,這得是多絕世的大圣父才會依然一顆紅心向大漢?
荀彧死后也沒耽誤他兒子們在曹魏站隊站得開心,一點看不出來繼承了父親對漢室的忠心大志。
真要說,荀彧忠的也是他追隨的曹操。
可惜曹操不信他的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