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非:???
韓人:???
韓非感覺自己被夸了,又好像沒被夸。
而且秦國太子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?他現(xiàn)在還沒開始寫那些諷刺人的文章呢,身邊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!
韓桓惠王看向韓非:
“你解釋一下,什么叫把韓國上下都罵了一遍?”
韓非不想說話,他結(jié)結(jié)巴巴地說:
“臣、臣有些、口、口吃?!?/p>
韓王:……
合理懷疑這家伙是裝的口吃。
他該不會是不想搭理韓國這堆自己瞧不起的人,干脆假裝口吃,順理成章推掉寒暄和應(yīng)酬吧?
【秦梓桑幼時受父親影響,愛讀韓非子的著作。不過他并不會全盤接受韓非作品中的法家思想,而是更喜歡辯證看待。】
小太子夸完韓非,話鋒一轉(zhuǎn):
「但是天下做學(xué)問的人都有一個通病,當他們有了自己的立場之后,就會片面地看待問題。譬如韓非先生,他對儒墨縱橫等學(xué)派存在偏見,便會將他們貶斥得一文不值,看不到他們對國家的作用。」
四歲的小孩侃侃而談,舉例了韓非將五種人打為五蠹,認為他們危害國家,其中包括了工匠和商賈。
又舉例了其他學(xué)派的著作,其中同樣存在這種只挑別家錯處說、忽略對方貢獻的問題。
最后,太子總結(jié):
「為君者不可偏聽偏信?!?/p>
嬴子楚感慨:
“四歲的孩子就知道這么多道理了,不愧是寡人的孫子?!?/p>
公子政:……
兒子聰明分明是隨他,跟他父親有什么關(guān)系?
公子政決定不搭理他爹。
劉徹懷疑這個記載存在夸大:
“這是四歲不是十四歲?《始皇帝傳》誰寫的?是正史嗎?”
《始皇帝傳》作者·秦梓桑本人,這會兒正坦然接受周圍將軍們的打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