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害,那些都是騙你們的。其實我阿父活到了八十,我也活到了七十七。我兒子繼位的時候都快成老頭子了,誰能想到我們一家子這么能活呢?是吧,武帝?”
劉徹:……
劉徹的笑容漸漸消失:
“朕也活了六十九,挺長壽的了?!?/p>
扶蘇一臉你說的都對:
“可惜差一歲就能湊個古稀?!?/p>
劉徹的笑容徹底消失:
“你數(shù)算學(xué)得真好?!?/p>
漢武帝被扶蘇給氣走了,也沒興趣再算之前扶蘇罵他的賬。雖然扶蘇根本沒有罵他,是他自己非要對號入座。
長公子看著他們兩個你來我往,聊得很是投緣,感覺應(yīng)該能成為好友。突然想起來自己和武帝的太子劉據(jù)是友人,這是不是有點差輩了?
扶蘇:沒事,我們各論各的。
秦梓桑就是很容易和缺德或者嘴欠的人成為好友,這大概就是人以類聚吧。
不過剛剛才把人氣走了,短時間內(nèi)劉徹可能不想再見到這個潛在的小伙伴了。
史菅在旁邊奮筆疾書,記錄下了這次突發(fā)事件。嬴政有些好奇,這個史官整天都在記什么東西,有那么多要記的嗎?
史菅奉上了他的記錄冊給陛下看。
嬴政接過來看了一眼,大意如下——
「某年某月某日,太子教導(dǎo)太孫,漢武帝路過,禁止太子以其舉例,憤而離席?!?/p>
省略了很多前因后果和過程,不明真相的人看完還以為漢武帝是什么特別蠻不講理的人,敢做不敢當(dāng)。
嬴政默默把書冊還給了他:
“記得不錯。”
頗有一種“秦王令趙王鼓瑟”的韻味。
史菅欣喜地收下了夸獎:
“回陛下,鼓瑟那句正是臣之祖父所記!”
嬴政:原來是家學(xué)淵源。
由于劉徹對于秦氏父子的壽數(shù)耿耿于懷,自己不高興就要拉大家一起不高興。所以劉徹出去就替他們宣揚了一波,創(chuàng)亖了不少英年早逝的皇帝。
李世民首當(dāng)其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