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對照著最初的功德結算列表,將里面的收入大頭一項項挑了出來。
做什么更容易獲得功德,看它就知道了。
地府里,因為父子倆在非公共場合的室內,先祖?zhèn)兿雵^也圍觀不了。打開直播間黑屏一片,什么都看不見。
嬴柱嘟囔了一聲:
“不知道他們父子倆在密謀什么……”
嘴上是這么說的,其實諸位心里都門清。還能密謀什么,密謀怎么賺取更多的功德唄。
這個操作嚴格來說有些作弊,畢竟別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積攢功德的,你卻提前告知活人要趁著活著多賺點。
況且始皇還帶了攻略過去,就更過分了,完全沒有公平性可言。
但話又說回來,始皇帝能出去也是他的本事。何況能賺取功德的事情,都得是利國利民的好事,扶蘇照著答案抄不也是在為萬民謀福嗎?
嬴稷溜溜達達地從驪山陵里出來,回到家果不其然看見一大堆人聚在他家中。
作為大秦在位時間最長的秦王之一,嬴稷給自己修墓修了好多年。所以比起別的先祖,他的墓穴自然格外豪華。
之前他嘴上抱怨自己的墓狹小逼仄,那是和驪山陵比的。要是縱向對比別的秦君,也是矮子里拔高個。
是以從秦非子到后頭的秦子楚,統(tǒng)統(tǒng)都愛往他家里跑。也只有他這兒,能招待得下這么多人。
這里插一句題外話。
秦國王室祖上是嬴姓,和隔壁趙國王室一個祖宗。
后來趙人先祖造父率先受封于趙城,根據(jù)先秦時期貴族愛以封地為氏的原則,這一支的后人就成了嬴姓趙氏。
同一時間,秦人先祖混得就比較慘了。中途還因為得罪了仇家,被迫投奔親戚,冠上趙氏的名頭避禍。
直到非子因養(yǎng)馬有功獲封秦地,擁有了自己的封地。于是族中終于可以改氏,按照自家封地的秦來取氏,是為嬴姓秦氏。
后世的出土文物里就有明確的惠文王自稱“秦小子骃”之類的字眼,可見嬴駟的大名應該叫秦骃,秦王室自然也是自稱秦氏的。骃也可能是他的表字,也可能他的本名就是骃、駟是后世翻譯的誤認。
先秦這會兒,但凡貴族都有姓有氏有名有字。而姓是用來顯示血脈的,氏則是用來鑒別貴賤的。
別人一聽你是嬴姓秦氏,就知道你是秦國王室子弟,是諸侯王族。
但你要是說你是嬴姓沈氏——
誰?沒聽過,不認識。
嬴姓又怎么了?姓嬴的那么多,嬴姓有幾十個氏呢。
貴族以氏作為自己身份的象征,連名帶姓喊人顯得很不尊重。但在雙方身份差不多的時候,以氏+名喊人,會顯得正式許多,不帶侮辱性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