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皇只道:
“這果子不是洛陽產(chǎn)的。”
扶蘇對漢朝有意見,連帶著對洛陽也有意見。不過僅限于洛陽作為都城的時候,等它不是都城了,意見就沒有了。
說來說去,他就是想回咸陽。
可惜咸陽已經(jīng)被毀了,劉邦是在咸陽城的南邊重建的都城。長安位于渭水之南,咸陽位于渭水之北。
不過咸陽其實有一部分區(qū)域橫跨渭水,所以長安城和咸陽城是存在重合的。尤其是扶蘇所在的位面,建造玄宸宮時,光這個宮殿就橫跨渭水了,咸陽城的規(guī)模經(jīng)過擴張之后也涵蓋了渭水以北的大片區(qū)域。
扶蘇看著關中輿圖就說:
“長安湊合住吧,等以后有余力了,還是要把咸陽重新建起來?!?/p>
始皇贊同:
“城名也要更改回去?!?/p>
雖然長安寓意長治久安,是個不錯的名字。
但很不幸的在于,始皇生前給西周的都城鎬京改名為長安城了,專門用來作為天下學宮圣地所在,取的是“諸子百家都給朕長長久久地在這里安分待下去”的意思。
所以對于始皇父子來講,都城用長安這個名字不太合適。
畢竟安分是針對被統(tǒng)治的萬民的,不是針對國都里的統(tǒng)治者的。
何況,都城的改名也是一種政治行為。
劉邦起名長安,表達了他對國家安定的決心。
始皇改回咸陽,則是向天下宣告,大秦完完整整地回來了,漢朝已經(jīng)成為過去式,爾等不可再懷念大漢。
除卻都城的改名之外,始皇還計劃要重建一個更恢弘的咸陽宮。屆時將朝宮挪回咸陽宮,令長安原本的皇宮淪為秦皇宮殿群的附屬部分。
不過這注定是個漫長的過程。
漢末民生凋敝,興修宮殿不可一蹴而就。好在他們還有很多時間,可以慢慢來。
始皇心知兒子愛偷懶,左右自己手里的政務也不算多,就沒分給扶蘇去做。
扶蘇待在父親身邊總是摸魚也不好,他便自己取出紙筆勾勾畫畫。說是要提前把新的咸陽城布局弄好,還有咸陽宮也要設計一下。
扶蘇說道:
“我回頭問先祖?zhèn)円恍└鞒鯇m的圖紙和照片,看能不能添到咸陽宮里去。阿父以前滅六國時便仿照各國宮殿在咸陽建造過六國宮,如今我們眼光放長遠一些,建個六朝宮如何?”
始皇倒是沒什么意見,不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