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皇對此并不意外:
“當年莊襄王頻繁出兵攻打三晉,韓趙魏都被打得不敢冒頭。直到魏王不計前嫌尋回信陵君,信陵君再次合縱攻秦取得大勝,才止住了我大秦的對外攻勢?!?/p>
“之后莊襄王再使反間計,令魏王與信陵君徹底決裂。韓王因而畏懼異常,認為三晉難再抵擋大秦攻伐?!?/p>
“正逢莊襄王逝世,新主繼位。韓王忖度著朕年幼不掌實權,這才舉薦鄭國為大秦修渠?!?/p>
前面是三晉打不過秦國的現(xiàn)狀,后面是秦國難得一遇的君主無權的時機。韓王認為呂不韋和趙姬這兩個掌權者或許不像歷代秦王那么好戰(zhàn),秦國內部說不定會愿意休養(yǎng)生息。
鄭國在這個局勢下來到秦國,確實得到了任用。只不過韓王想的是大秦忙著修渠就沒工夫打仗了,但秦國顯然沒這么做,修渠也不妨礙它隔兩年出兵打打鄰居。
如今大秦在對趙的戰(zhàn)場上失利,外面又有白起病重將死的傳言。韓國只會憤怒,不一定會恐懼到非要想個法子拖延時間。
說不準韓王還會一怒之下,發(fā)起合縱。
正好之前大秦招貓逗狗,又是打趙國又是打魏韓的,仇恨值拉滿了。
扶蘇嘆氣:
“還是我大秦的威懾力不足,竟讓他們膽敢結盟對抗大秦。”
他阿父當秦王的時候,就沒見六國里哪家有膽子聯(lián)合起來搞什么合縱的。
還敢合縱?沒把你打怕是吧?
當時的韓魏齊之流基本都是龜縮在自己的地盤里,許愿自己不會被秦國注意到。合縱是不可能合縱的,誰提出合縱大秦就打誰,這誰遭得住?
燕國臣子想過合縱呢,但就連燕太子丹都看出來沒用了。燕丹這個出過刺秦餿主意的都能發(fā)現(xiàn)合縱沒戲,其他聰明人就更窩著不出來蹦跶了。
始皇輕笑一聲:
“若韓王牽頭弄合縱,鄭國倒能提前來秦了?!?/p>
扶蘇立刻明白了父親的意思:
“屆時便可以光明正大把韓國打疼了,順勢滅了周赧王。韓王見周朝被滅,我們再派人去新鄭煽動一番,想來韓王定會動疲秦的心思?!?/p>
孝文王主動撤兵放棄攻打趙國,可以忽悠韓王說這代表孝文王不愛舉兵。韓王若信了這個說辭,八成就會派遣鄭國來試一試。
鄭國渠確實是個好東西,孝文王只要不傻就會接受。
情況和始皇父子所料得差不多。
韓王回去越想越氣,便開始頻繁生出小動作,和楚趙等國通起信來。
大秦反倒沒什么動靜了,孝文王接受了扶蘇的建議,決定先等白起把病養(yǎng)好。
孝文王還說:
“先王曾言沒有白起他照樣可以滅趙,如今看來顯然不可行。人還是要服輸?shù)模豢商^自負?!?/p>
秦稷:可惡!他拉踩寡人!
親爹沒了之后,孝文王著實有點嘚瑟。趁著沒人管,狠狠出了幾口這些年被父親欺壓的惡氣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