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蘇想了想:
“那好吧,只要不是完全一樣就行。”
扶蘇隱約記得這種制式的衣服挺多的,別人要做同款型的他也攔不住。
說話間踩到一個貝殼,發(fā)出了輕脆的咔擦聲。按理來說在沙灘上,應該不容易踩碎貝殼的,畢竟沙子柔軟。
扶蘇小心地挪開腳,爸爸還沒有教他這個動作怎么做才會好看呢,所以他只能后退一步,把腳踩回之前的位置。
原地留下一個碎裂的粉色貝殼。
蒙毅咦了一聲,蹲下身去撿起來:
“好像和我在沙灘上看到的其他貝殼不太一樣,怪怪的?!?/p>
始皇一眼看出來這不是天然貝殼了,而是用貝殼粉一類的東西壓制成扇貝的那種波浪形貝殼模樣,做成的裝飾品。
因為是壓制出來的,硬度不足,才會一踩就碎。而且看這個模樣,估計輕輕剮蹭一下,也能刮下來一層粉。
貝殼上的粉色也是后期染色上去的。
蒙毅拿著研究了一會兒:
“上面還有洞。”
蒙恬忽然想起什么:
“我剛剛在那邊看到有一家賣紀念品的店鋪,里頭好像有這個樣子的貝殼。是用好多五顏六色的貝殼穿成風鈴的,做工有點粗糙。”
蒙武旁聽半天,有點迷糊了:
“既然店都開在海邊了,賣的又是貝殼風鈴,為什么不直接撿現(xiàn)成的貝殼串風鈴啊?”
人工合成貝殼還要上色,不僅不好看,還容易碎裂。做工質(zhì)量外貌等一系列方面都不占優(yōu)勢,感覺有點得不償失。
蒙恬和蒙毅都不懂商業(yè)經(jīng),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父子三人只能大眼瞪小眼。
扶蘇忽然開口:
“因為自己撿貝殼不劃算?!?/p>
不是所有天然貝殼都好看的,撿貝殼不僅需要打磨清洗和穿孔,光是撿就很費事。如果銷售量大的話,店家自己去撿哪里撿得過來。
蒙家的思維還停留在古代老百姓自產(chǎn)自銷上面,大家做小生意的一般都是連生產(chǎn)帶銷售的,不像現(xiàn)在大部分都有經(jīng)銷商。
紀念品店的老板只是做個倒賣生意,他當然懶得生產(chǎn)了。什么便宜進貨什么,而且這種人工合成的貝殼品控穩(wěn)定。
哪怕是穩(wěn)定的五十分,也無所謂?;ɡ锖诘男|西可以吸引小孩子購買,也不是所有人都嫌棄它難看的。
至于質(zhì)量,反正商家賣的是紀念品。紀念品不需要太講究質(zhì)量,一次性的買賣,就算質(zhì)量差也沒人會大老遠跑來鬧。
提起紀念品,扶蘇起了點興趣:
“爸爸,我想去看看?!?/p>
始皇于是陪他去了小店,蒙家父子也跟了過來。店里也賣精美的真貝殼飾品,價格卻明顯更貴一點。
老板熱情地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