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王:(臟話)(臟話)(臟話)
當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忽略了秦國。只不過比起認定秦國是幕后黑手,大家覺得秦國更像是躲在暗處伺機而動的毒蛇。
比如借著齊國大出風頭拉穩(wěn)仇恨的機會,悄悄琢磨著怎么偷襲各國。
所以各國并沒有減弱對秦國的防備,只是沒把經(jīng)商的大頭扣到秦國頭上而已。
齊王還是覺得自己虧了:
“不該和秦國合作的。”
管仲嘆氣:
“若我們不與秦國合作,秦國就會與楚國聯(lián)合?!?/p>
拋開燕國之后的四個大國,只能兩兩聯(lián)手。要么秦楚對齊趙,要么秦齊對趙楚。
要是讓秦國和楚國合作了,哪怕趙國愿意幫助齊國,吳越也必然會被楚國拿下。
因為趙國沒辦法幫他們牽制住楚國,頂多牽制秦國??扇缃竦内w國不足以完全牽制住秦國,秦國依舊可以協(xié)助楚國。
何況楚國本身戰(zhàn)斗力就比齊國強。
無論哪個結盟方式,秦國都能騰出手來。到時候他們幫齊國還是幫楚國,完全可以決定兩國里誰占上風。
齊國沒得選。
好消息是經(jīng)過這大半年的征戰(zhàn),吳越已經(jīng)分出了勝負。吳國果不其然一敗涂地,夫差已經(jīng)二次被殺了。
若非楚王因國內商業(yè)的問題焦頭爛額,他估計早就發(fā)兵攻越了。
楚國沒空正好,齊國已經(jīng)整裝待發(fā)。也不著急吞越,先把吳地給吞了。
吳越兩國地處長江下游,其中后世江蘇省那一塊是吳國地界,浙江省是越國區(qū)域。齊國在山東,和吳國接壤。楚國在江西與安徽等地,和吳國、越國都接壤。
越國雖然滅了吳王,卻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把吳國土地都納入囊中的。吳國都城靠近越國,也就是說北邊大部分地方離得還比較遠。
而這些位置,恰好在齊國邊上。
齊國就趁著越國滅了吳國,跑來搶肉吃。在越國臣子趕來接手城池之前,自己先占了。
越王得到消息之后氣得不行:
“齊國真是不講道義!”
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吳國,齊國跑來摘桃子,哪有這樣的道理?偏偏齊國就是仗著自己國力強盛才為所欲為,越國如今還真沒多余的精力和齊國干仗。
越王的計劃其實是夾縫生存。
既然楚國和齊國都想吞并越國,那就兩方挑撥。只要他們兩國形成對峙,不敢輕舉妄動,越國就能保住,還有機會消化吳國的地盤。
等消化完吳國,越國也擁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,就能進入決賽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