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國就不如魏國爽快了。
趙武靈王心里知道商業(yè)有利可圖,只是看著齊國和秦國聯(lián)手經(jīng)商,怎么看怎么覺得不順眼。
憑什么趙國還得給秦國行方便?
他就是不想答應!
張儀也不惱:
“大王可要想清楚了,魏國已經(jīng)答應,燕國肯定也會答應。屆時秦、齊、燕、魏、韓都會參與其中,唯獨中間被包圍的趙國不參與其中,也別怪我等孤立趙國?!?/p>
趙武靈王臉黑了:
“我趙國可不接受威脅?!?/p>
張儀依然笑著:
“這如何能算威脅呢?只是闡述一個事實而已。也提前告知大王,免得大王到時候埋怨我等不帶趙國賺錢。”
而后也沒管趙國的答復,張儀就告辭去了燕國。燕昭王果然沒有拒絕秦國,他也不存在拒絕秦國的理由。
燕昭王甚至拉著張儀說起結盟的事:
“如今我燕國已經(jīng)和齊國結盟,秦齊兩國是盟友,自然也要和秦國交好?!?/p>
張儀微笑:
“大王這次不想合縱攻秦了?”
燕昭王哈哈一笑:
“張子說得這是什么話?寡人祖母乃是秦國公主,說起來和你們大王還是親戚關系呢。燕國與秦國,本就該是盟友才對?!?/p>
說著就要拉張儀去訂立盟書。
張儀也沒拒絕。
燕王數(shù)著五份盟書,心滿意足。接下來就看蘇秦怎么玩了,他們燕國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個。
卻不知張儀私下跑去拜訪了樂毅。
張儀勸說樂毅棄暗投明:
“將軍應當聽說過了,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容不下您,逼迫您不得不逃亡回趙國。您與惠王水火不容,昭王又不可能為了您改立太子,難道您想走上這條老路嗎?”
樂毅好不容易要徹底覆滅齊國了,因為惠王猜忌他想自己當齊王,弄得功虧一簣。辛苦半生都是白干,不僅蘇秦白死了,燕昭王的苦心籌謀也全部白費。
然而即便知道了這些,燕昭王也沒打算改立太子。
因為昭王有些自負,覺得這輩子不可能重蹈覆轍。也因為他沒別的繼承人可選,惠王已經(jīng)是矮子里拔高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