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賣慘:
“冀州受旱災(zāi)影響頗多,且去年因蝗災(zāi)的緣故,不少種糧都被吃掉了,春播的時候就有大片良田荒廢,實在是困難?!?/p>
秦離也沒說自己信不信:
“原來如此,冀州如此困難,居然也沒來向朝廷尋求支援嗎?袁刺史果真是忠心不二啊,不肯給朝中添麻煩。”
沮授:……
饒是政治生物都厚臉皮,沮授聽到這話也覺得不太好意思。畢竟“忠心不二”的袁紹現(xiàn)在正帶兵去攻打受朝廷掌控的幽州,明顯一副亂臣賊子的做派。
秦離也好像是故意的那般,還問他:
“怎么不見刺史前來?袁刺史不在鄴城嗎?”
沮授硬著頭皮扯謊:
“北邊的中山郡出了點狀況,刺史親自過去處理了?!?/p>
秦離恍然:
“中山郡,我記得中山太守是前司徒王允的侄兒?”
沮授聽他主動扯開話題,連忙順著往下說:
“不錯,那王凌正是王司徒長兄次子。前幾年王允被郭李二人害死時,他與他兄長一同逃回家鄉(xiāng)太原,后來受袁刺史征兆,便來了中山做太守?!?/p>
秦離的微笑越發(fā)莫測了:
“果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,看來我不曾記錯。聽聞太原王氏起于周靈王太子姬晉,其子宗敬任司徒時被稱為王家,子孫便以‘王’為氏。”
“從宗敬下傳到十五世為秦將王翦,王翦之孫王離有二子。次子王威的九世孫遷居太原,此乃太原王氏始祖,可有此事?”
沮授不明所以:
“這……仿佛確有此事?”
天下王家都愛攀親戚說自己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后人,但具體多少是真的不好說。
沮授倒是清楚瑯琊王氏在各處記載里都能對的上號,確實是王離長子王元的后人。太原王氏就難說了,有記載可考的也是自他們漢朝起的,再往前就無法佐證了。
化名秦離的王離并不在意這個太原王氏是不是強行攀上他次子的“后人”,既然這群家伙認(rèn)他當(dāng)祖宗,有便宜不占白不占。
確定了漢朝世家都聽過這種說辭之后,王離心滿意足。但他沒有直接帶著賦稅離開冀州,而是裝作不滿的樣子和沮授你來我往了一陣子。
充分表達(dá)出對冀州賦稅給得太少的不滿之后,他才押運著糧草離開。
其實冀州給多少都不要緊,本來也沒指望他們會給。袁紹都要發(fā)兵攻打幽州了,居然沒想起來提前和底下人說今年不給朝廷賦稅,王離這還算是撿漏了呢。
而且王離這次過來,實則主要是來和李左車?yán)飸?yīng)外合的。
朝廷的援軍這不就到了?
不然催賦稅這樣的事,何必非得讓將軍出面。
由于是來押送賦稅進(jìn)京的,王離理所當(dāng)然地帶來了不少“運糧兵”。有合理的借口之后,帶兵入境也不會引起冀州的警惕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