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就像永遠(yuǎn)不會滿足的惡狼,胃口一天比一天大。你滿足了他第一個要求,他就會生出第二個、第三個。
何況西涼這批人造反習(xí)慣了,對朝廷也沒什么敬畏之心。一個不高興就能反咬你一口,被你打怕了又會龜縮起來裝乖,等下一個反擊的機會。
賈詡接著分析:
“若是二人無功,自可放在西涼任由他們內(nèi)訌。然此二人皆有功于社稷,不滿足他們的要求,他們便會聯(lián)合起來進攻直隸?!?/p>
要是他們提的要求是別的也就罷了,可以先滿足。等他們越來越過分,就可以直接拒絕了,是他們貪得無厭,朝廷清清白白。
屆時他們再造反,朝廷還能光明正大清剿他們,不會落人口舌。
這一招叫捧殺。
偏偏韓遂要的是和馬騰各領(lǐng)一州,那就只能單純施行捧殺的計劃,沒辦法順便挑撥兩人內(nèi)斗了。
幸而這兩家不算特別能打,就算他們不內(nèi)斗消耗一波,朝廷跟他們正面對上也不帶怕的。
賈詡獻(xiàn)策道:
“司徒可將韓遂打發(fā)去幽州,幽州偏遠(yuǎn),那里各部族又多。韓遂初來乍到又性子囂張,難免得罪當(dāng)?shù)夭孔?,遭人戕害。?/p>
幽州的族群和西涼可不一樣。
西涼的羌人是他們這些土匪手下的工具人,只會聽話地跟著他們干。幽州這群卻是自己當(dāng)家做主的,不可能聽韓遂的話。
雖然他們也打不過公孫瓚這樣的朝廷正規(guī)軍,但面對韓遂,誰勝誰負(fù)卻不好說。
賈詡自請跟韓遂一起前往幽州,兵不血刃地解決掉這個隱患。至于留在西涼的馬騰,則可以施行之前的捧殺政策,等馬騰造反時直接派兵剿滅。
始皇采納了賈詡的建議。
扶蘇聽完想了想:
“韓將軍忠心為國,奈何慘遭胡人殺害,屆時朝廷自該為將軍報仇?!?/p>
順便把不安分的胡人也修理一波。
刺頭拔掉,留下乖順的。再施行拉攏和通婚政策,一點點把邊疆部族吸納為真正的一家人。
這種事情始皇和扶蘇已經(jīng)干過一回了,有充足的經(jīng)驗。當(dāng)初他們面對的可是沒經(jīng)過大漢馴化的匈奴,漢末這些族群好歹給大漢當(dāng)了快三百年附庸了,肯定更好消化。
韓遂哪里知道賈詡跟來是要他命的。
韓遂只清楚賈詡也是西涼人,之前一直跟著董卓那批人。所以賈詡肯定不是朝廷的走狗,可以勉強信任一二。
像他們這樣的綠林好漢,小聰明有,大聰明不多。賈詡忽悠他就跟玩似的,根本沒有難度。
幽州很快落入了賈詡的掌控,韓遂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成為了一個打仗工具人。他整日只覺得幽州周圍的部族太煩人了,一點都不給他這個幽州刺史面子,不能慣著。
胡人部族還覺得他討厭呢。
劉虞在的時候會給胡人錢糧作為拉攏,他們等著新來的刺史也給他們送東西。結(jié)果來的這個根本不走劉虞的路子,還想打壓他們展現(xiàn)自己的威風(fēng)。
賈詡倒是私底下給胡人送了點禮,說這個韓遂是自己非要來幽州的。本來朝廷只派了他賈詡一個人來,奈何韓遂勢大朝廷拿他沒辦法。
胡人收了賈詡給的東西,相信了這番說辭。畢竟賈詡表現(xiàn)得確實和之前的劉虞差不多,對他們也是和和氣氣的。
胡人越看越覺得這個韓遂和公孫瓚一樣討厭,公孫瓚他們打不過也就罷了,韓遂難道還比公孫瓚難對付?
新仇舊恨加在一起,兩邊就打起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