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蘇和父親一直在忙新政的事情,他們需要更多案例來摸清楚功德的獲取規(guī)律。
為什么一個政策比另一個政策給的功德更多,如果能搞明白這些,就能更加精準(zhǔn)地治國安邦。
因為這些政策都是利民的,越是切中黎庶的迫切需求和根本需求,給的獎勵越多。
很多君王空有一腔抱負(fù),卻壓根連國民需要什么都不知道。忙活半天白忙活,勁都用錯了位置。
自以為勤政愛民,結(jié)果底下老百姓天天造反,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百姓的真正需求是什么。
父子倆相當(dāng)于拿著詳細資料在做對比研究。
放在以前,哪有這樣精準(zhǔn)的數(shù)據(jù)能供他們琢磨呢?只能從宏觀局勢上大致推斷,自己的政策是否合適。
可是很多政策當(dāng)時看不出來,卻會埋下巨雷。等到幾十年甚至百年后,突然炸開,打王朝一個措手不及。
畢竟又不是看上去好的政策就一定好,而且倘若施行時地方上配合得不行,也容易出問題。
始皇本來身體就不太好,整日琢磨這個,自然容易傷神生病。
扶蘇原還覺得大秦處處都欣欣向榮了,父親來了也不過是和他一起悠閑養(yǎng)老。結(jié)果沒想到又有新的事情要研究,反而比以前更忙一些。
這日始皇就病倒了。
扶蘇壓著父親好好養(yǎng)病:
“這些事情以后有的是時間慢慢琢磨,不是說等接了任務(wù)去殘缺位面也能賺取功德嗎?到時候再摸索,也不遲。”
始皇咳嗽了一聲,聲音有點沙啞:
“去了那里,你能賺取的功德數(shù)量就會削弱到百分之一了?!?/p>
趁著現(xiàn)在扶蘇還能卡漏洞,他們琢磨清楚了多賺一些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現(xiàn)在他們治理的是自家大秦,肯定要更上心一點。
可以的話,始皇自然希望大秦越來越好。這里才是他最看重的故國,殘缺位面里建立的都是后來的了。
扶蘇親自為父親奉了湯藥,也沒有太過堅持。他知道父親是個固執(zhí)的人,與其勸這個不如換個說辭。
于是扶蘇說道:
“那父親早日養(yǎng)好身體,這樣才能有精力處理事務(wù)。拖著病體琢磨這些,病情反復(fù)不好,反而耽誤正事?!?/p>
見父親還要說什么,扶蘇打斷:
“還有橋松在呢,我一會兒就叫橋松來陪我鉆研。”
始皇嘆了口氣:
“也罷,那朕就好好養(yǎng)病。”
扶蘇是故意不和橋松說他祖父之事的,因為橋松這小子以前就喜歡和親爹爭寵,想取代他爹成為祖父心里的第一位。
要不是如今情況特殊,多個幫手總歸是件好事,扶蘇也不會叫他過來。只是不能再重蹈覆轍了,別又害得橋松跟他一樣被扣功德的獎賞比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