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問兒子:
“侍衛(wèi)方才匯報了什么?”
扶蘇就說了蹭冰那事。
始皇見多識廣,這里頭的那點子彎繞哪里瞞得過他。侍者在打什么小心思,簡直一目了然。
他眉頭輕皺,不怒自威:
“左右侍奉的是個隨時都會命不久矣的病秧子,所有人都習慣了他生病,做好了王孫哪日一命嗚呼的準備。與其繼續(xù)待在這個沒有前途的主子身邊,不如早些送他上路,自己也好早謀下家?”
往年難道就沒有暑熱難耐的時候嗎?為何往年就沒出現(xiàn)過這樣的問題?
始皇不信什么巧合和粗心。
扶蘇勸父親息怒:
“已經將他們下獄提審了,沒有人能在大秦刑獄下隱瞞真相的。”
再是經由仁政之主改良過的秦律,也終究是秦律,在刑訊法度方面格外具有優(yōu)勢。
不多時審訊結果就出來了,太醫(yī)的補藥甚至都還沒熬好端上來呢。
結果傳來時父子倆正在用膳。
為了避免影響胃口,扶蘇給了侍衛(wèi)一個出去待命的眼神。等阿父吃完了,再進來說這些不遲。
始皇看見了,卻什么都沒說。
他依然慢悠悠地進食,因為之前吃第一口的時候按照生前的習慣動作太大,嬌弱的胃部立刻就抽搐一下。
始皇差點沒端住碗,驚得扶蘇飛快接過他手里的碗筷。之后就再不肯讓父親自己吃飯了,說什么都要喂他。
那怎么能行?
始皇帝就是臨終前那段時間都沒讓兒子喂過自己,現(xiàn)在更不可能妥協(xié)。父子倆僵持了片刻,眼看湯餅要涼了,扶蘇才不情不愿地松手。
之后改成了用更輕便的木碗盛幾筷子湯餅,等吃完這一小碗,再換一小碗。
起初始皇還忍不住皺眉:
“這一碗兩筷子就沒了,還不夠我塞牙縫?!?/p>
扶蘇卻笑吟吟地示意他吃吧:
“等下你就知道這個碗的妙處了?!?/p>
而后始皇沒能吃掉幾碗,竟然就飽了。
始皇不可置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