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斯和王綰辯論該用郡縣制,還是該在邊緣之地設(shè)置封國的時候。始皇帝就從來沒開口告訴過臣子們,為什么朕不用分封。
帝王不喜歡袒露心聲,他們講究一個君心莫測,就愛讓你猜。有些多疑的帝王,你要是回回都能猜準他的想法,他還會忌憚你,覺得你太了解他了,是個威脅。
很別扭,但上位者當久了多多少少都會沾點不愛解釋的毛病。
始皇自己也不愛和臣子解釋,臣子要是不明白,他還覺得這正說明臣子能力不夠。
可臣子是臣子,兒子是兒子。
你不對兒子解釋,兒子當然不會懂。
除非你在他小的時候就親自教導(dǎo)過他,時間長了他就了解你了,自然一個眼神便能明白你想做什么。
小時候不教,長大了又抱怨兒子不懂自己。鬧到后頭父子失和,實在可惜。
所幸現(xiàn)在也不遲。
始皇直接教導(dǎo)大公子:
“以后有不明白的,你就問他去,刨根問底。他是你親爹,總不會嫌棄你蠢笨?!?/p>
反正秦皇如今也沒別的選擇了。
秦皇估計是在擔(dān)憂自己在陽世待不了多久,這才和大公子說讓他回來繼位,而不是說自己繼續(xù)當皇帝。
有這么個憂慮在,秦皇只會盡全力培養(yǎng)兒子。有時間發(fā)牢騷嫌棄,還不如多教點東西。
扶蘇又不是真傻,他就是之前沒學(xué)過而已。真正開始學(xué)習(xí)以后,他就會飛速成長起來,始皇對他很有信心。
始皇還想順便把他昨日寫的治國之策給大公子看,忽然想起來對方?jīng)]有光屏,也看不到光屏。
沒辦法,只能發(fā)給秦皇了。
讓秦皇自己謄抄去吧,反正以他的經(jīng)驗,天道短時間內(nèi)是找不到法子把人弄回地府的,他們父子二人還能相處一段時間。
始皇起身準備離開。
這里的情況他已經(jīng)見到,扶蘇他也開導(dǎo)過了。該做的已經(jīng)做完,是時候回去了。
離開前始皇對大公子說道:
“朕要走了,你以后多沖你父親撒撒嬌,不要和他頂著來。他吃這套的,你撒嬌他就拿你沒轍了?!?/p>
大公子:……是這樣的嗎?
大公子有些迷茫,但是他一個大男人,哪里會撒嬌?對著父親那張威嚴的面孔,他也不是很能撒得下去。
不過他倒是把“不要頂著來”這句聽進去了。
不會撒嬌沒事,只要他以后說話更委婉一些,諫言的時候多說點軟話,應(yīng)該就可以了。
隔日大公子抵達了咸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