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善?!?/p>
還是自家太子貼心能干,早早地就為阿父解決了玩家在滅國之戰(zhàn)中攪局的麻煩。
李斯真是一點用都沒有。
始皇嫌棄地看了一眼李斯:
“韓非那邊可有新的想法?”
李斯:自從師兄被騙著幫大秦修改律法之后,我好像越來越不受陛下待見了。
李斯有了失寵的危機感,想想最近有不少青史留名的人才被弄到大秦來,連忙正色起來。
不行,他決不能被其他人比下去。
李斯回去瘋狂加班了,他要讓陛下看到他的能力,好叫陛下知道任何人都不如他李斯能干。
——太子殿下除外,不敢和太子比。
在玩家沉迷種地、基建和搶劫時,東邊傳來吳國與越國開戰(zhàn)的消息。
兩國積怨已久,遲早會打起來,這不奇怪。本來越王可能還不會輕舉妄動,而是選擇觀望一下,但文仲被擄走這件事刺激了勾踐的神經(jīng)。
勾踐當然知道文仲沒去吳國,也不是吳王讓人綁走的文仲。畢竟秦國動作這么大,誰沒聽到風聲?
可秦國離得太遠了。
越國和秦國之間相隔千里,就算想報復也報復不了。勾踐只能先和吳國分出勝負,再徐徐圖之。
只要吞掉吳國,越國國力就能大增。否則彈丸之地,連進入決賽的資格都沒有。
隨著吳越拉開戰(zhàn)爭的序幕,其他國家自然也不甘落后。
時代最久遠的齊桓公飛快適應了新的叢林規(guī)則,拋棄了春秋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事準則。
吞并他國是吧?他也不是不行。
齊國當即和最近的魏國打了起來,因為根據(jù)管仲收集來的情報,魏國現(xiàn)任國君魏惠王不太聰明。
反正比起燕國的燕昭王和趙國的趙武靈王來說,魏惠王相對來說是個軟柿子??上ё詈媚蟮捻n國離得遠,不然其實齊國更想打一打韓國。
管仲分析道:
“吳越無論勝負如何,且先讓他們自己打著。等決出結果,再考慮吞并不遲?!?/p>
現(xiàn)在去摻和吳越之爭不太明智,而攻魏他已經(jīng)有了想法。秦國可以利用天外人,他們齊國也可以。
在這方面,管仲自信自己比魏惠王強。他們先一步籠絡了天外人,就能讓魏惠王找不到什么天外人協(xié)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