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家:殺秦國士兵要扣秦國聲望和美人npc的好感度,不劃算!
扶蘇沒去管趙國的糾結(jié),反手又給并不準備打仗的韓國和楚國強行開啟了陣營戰(zhàn)。
大家都在打仗,你們倆怎么能置身事外呢?
考慮到韓國勢弱,于是給韓國配備的人數(shù)上限遠大于楚國。這樣一來,雙方就勉強勢均力敵了呢。
扶蘇:我可太貼心了。
玩家嗷嗷叫著沖去加入了陣營活動:
“沖鴨!韓國和楚國也開戰(zhàn)了!什么你說他們的軍隊沒動?可能還在準備階段吧,不管了,我們先幫他們打起來!”
然后韓國陣營的玩家頂著韓國士兵的身份去偷襲了楚國軍營,楚國陣營的玩家頂著楚國士兵的身份去偷襲了韓國軍營。
韓王和楚王:淦!
怎么還帶強行逼迫兩國開戰(zhàn)的?
這下不打也得打了。
畢竟,哪怕不和對方國家的軍隊干仗,也得和對方陣營的玩家干仗。不然總不能放任這群玩家追著自己打,自己卻不還手吧?
陛下居然跟著太子跑了!
到底是戰(zhàn)場活動,肯定要有“傷亡”的,不然玩家打了半天白打,游戲體驗會非常差。
所以這次活動中被玩家打到鎖血的士兵會進入“重傷”狀態(tài)。
重傷的士兵需要回去“養(yǎng)傷”很久才能恢復戰(zhàn)斗力,期間不可繼續(xù)參戰(zhàn)。
哪怕回到戰(zhàn)場上,也會風吹就倒。只能干看著,連個匕首都拿不起來,根本無法傷人。
但只要離開戰(zhàn)場范圍,立刻又能生龍活虎,回鄉(xiāng)去種田。
先秦時期的全職士兵其實不多,大部分還是普通農(nóng)民。需要打仗的時候集結(jié)起來,打完仗再放回家干農(nóng)活。
以前秦國打殲滅戰(zhàn),是為了一統(tǒng)天下時少點敵人。其實要是可以的話,誰不希望壯勞力能多活幾個下來?
打完仗全剩老弱病殘了,這也是各朝各代開國初年休養(yǎng)生息需要很長時間的緣故。不僅是天下恢復過來本身就很費時間,更因為還得等小孩子長大成為壯勞力。
扶蘇和阿父商量之后,覺得現(xiàn)在的處理方式就挺好的。
既然有更優(yōu)的解決方案,那沒必要讓玩家真的把那些士兵殺了。
何況玩家自己以為自己是在玩游戲,殺的都是小怪,實際上是真正殺了人。沒有人會愿意在不知情地情況下sharen,還是殺無辜的人,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心理負擔。
始皇沒什么意見:
“你小心不要玩脫了就好。”
只要局面一直在大秦的掌控里,他就無所謂兒子怎么折騰。扶蘇也是個成熟的皇帝了,前后加起來獨掌大權(quán)幾十年,無需質(zhì)疑他的為政理念。
扶蘇輕笑:
“雖然玩家殺不了士兵,可敵國的士兵卻能擊殺。是以這個規(guī)則設(shè)計出來,定然會有人專門盯著這些重傷的士兵殺,企圖借此攢軍功?!?/p>
始皇來了點興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