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看馬騰韓遂聲勢浩大,在西涼一呼百應,好像很厲害的樣子。其實那是因為西涼當地菜雞互啄,大家都是野路子軍隊。
西涼騎兵厲害歸厲害,可最厲害的都跟著董卓跑了。剩下的也就綠林好漢水平,正經遇上朝廷正規(guī)軍是打不贏的。
這一點從歷史上馬騰韓遂的聯(lián)軍后來被朝廷軍隊大敗可以看得出來。
西涼的局勢比較復雜,簡單點說就是這里羌族勢大。但羌族大多時候不會主動反叛朝廷,他們只是士人手中的棋子。
比如十年前西涼出現(xiàn)了羌人造反一事。
當時他們把韓遂和邊章捉去,逼迫兩人成為叛軍首領。
——哪有叛軍會捉兩個沒有反心的人去給自己當首領的?還不是被看管的傀儡首領,而是正經能掌兵的首領。
可見這其實就是做戲。
既不想擔上造反的名頭,又想干造反的事,把自己塑造成被迫的。然后開始心安理得地跟朝廷對著干,在西涼擁兵自重。
馬騰一看韓遂混的挺好,也學他造反,最后形成了兩大反賊集團。
這兩家為了降低自己身上的仇恨值,干脆選擇了聯(lián)手,把別人推出去當帶頭大哥吸引朝廷注意。
比如先推個王國出去,等他當了一段時間的靶子,沒了利用價值之后就廢了,換一個人上。
然而換的第二個是個心氣比較高的士族子弟,對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一群土匪耍著玩,硬生生給氣死了。
土匪們一看算了,不玩這招了。
接下來就開始內斗,要較量出一個真正的老大來。
但是打半天也沒打出結果,最后干脆暫時歇戰(zhàn)。馬騰和韓遂握手言和,結為兄弟,共同掌控西涼。
只是這個和平維持不了多久,畢竟以前是敵人,遲早還會再打起來。
之前始皇進攻直隸時,馬韓二人的作用只是靠著人多拖住郭李的注意力而已,戰(zhàn)場上的勝負根本指望不上他們。
要是沒有支援,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郭李打回老家。
不過馬韓自己好像沒有這個覺悟。
他倆覺得他們和郭李打得有來有回,秦司徒能平定直隸,有他們很大的功勞在。
韓遂見劉虞和公孫瓚能各掌一州,就動了心思。如果他們也能分開,何樂而不為?這樣也沒必要內訌了。
韓遂于是挾功向朝廷討要領地。
始皇當時借口沒有合適的地盤拖延了一陣,就是在等賈詡跳出來為君分憂。
賈詡也沒有辜負始皇的期待。
身為西涼人士,賈詡最了解這些土匪們的根底。倘若想要對付他們,其實連厲害的計策都用不上。
賈詡向始皇進言:
“馬韓等人想要的無非是割據一方時還能有朝廷的認可,然他們本質與反賊土匪無異,久留只會引發(fā)禍患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