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學院里的老師們湊在一起批改試卷,效率還是相當高的。
有位老師改到景燕歸的試卷時,忍不住直嘆氣:“這個學生到底是來考試的,還是來給我們上課的?”
其他的幾位監(jiān)考老師湊過來問:“怎么呢?”
那位老師便把試卷放到他們的面前說:“你們自己看?!?/p>
圍過來看的老師看到那張試卷時一個個都不知道要說什么好,要說題的答案的話,這位學生答的是全部正確的,只是上面的那些注釋讓他們有些無語。
他們雖然懂中醫(yī),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都是理論派,真正能給人治病的老師卻不多。
這張試卷上的內(nèi)容卻從醫(yī)理講到脈像,沒有很長時間的實踐和不錯的中醫(yī)底子是寫不出來的。
重點是,寫的這些東西,還全都是有理有據(jù),都是對的。
有位老師忍不住說:“我們系里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個學生?有這水準,還進來學什么,直接去醫(yī)院上班好了?!?/p>
帝都大學從來都不缺天才,只是這位天才似乎和之前的那些天才有些不同。
另一位老師則笑著說:“怕就怕這位學生還不是我們系的。”
其他的老師都愣了一下,這一次有一位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的學生到他們系參加交換生考試的事情他們都是知道的,據(jù)說是那邊的學霸。
那些老師原本覺得跨專業(yè)的學生就算是再優(yōu)秀也是有限度的,如果這張試卷真是那位學生的,那么也太打他們醫(yī)學院的臉了!
你這是報復
重點是人家的理論知識似乎也很豐富!
有老師便說:“要不拆開來看看是誰的試卷?”
這些試卷都是有裝訂線的,此時都裝好了。
這位老師說出了所有老師的心聲,于是大家一致贊同,七手八腳地將裝訂線上的訂書針給拆了,上面赫然寫著景燕歸的大名。
于是所有的老師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不知道要說什么好。
原本他們在拆之前可能就想到了這張試卷是景燕歸的,但是真的看到她的名字后他們就又覺得有些不是滋味。
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的學生中醫(yī)學得那么好,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怪像?
有個老師想起來說:“我聽說學校里的一些老教授都由一位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的學生在調理身體,景燕歸不會就是那個學生嗎?”
有老師接話:“估計就是她了,否則哪有正常的學生明明是學醫(yī)的,卻跑到了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?!?/p>
“她不來我們醫(yī)學院,是不是從開始就知道我們的教學模式?所以才沒選這個專業(yè)?”
這話似乎一下子就說出了事情的真相,老師們莫名覺得自己有一種被嫌棄的感覺。
偏偏這事他們還不好說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