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知道?!币辆S利歐斯打斷了她。
他知道。
他知道她喜歡孩子,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血脈延續(xù)。
這是源自生命最深處、最本能的一種呼喚。
但他更知道,她內(nèi)心深處那無法逾越的障礙。
她清楚自己作為半精靈,生育能力本就遠(yuǎn)低于純血精靈,近乎渺茫。
而即便以某種禁忌的方式,她奇跡般地獲得了孕育的能力,她也絕對無法接與身為血親的他,誕育子嗣。
那個孩子,從誕生的那一刻起,就注定會是一個悲劇。
它的身份不容于精靈與人類任何一方的世俗倫理,將承受遠(yuǎn)比她所經(jīng)歷的、因混血身份而遭受的排斥與異樣目光,還要嚴(yán)重百倍、千倍的歧視、恐懼甚至憎惡。
這個世界于它,將不是祝福,而是最殘忍的詛咒。
辛西婭絕不會允許自己將這樣一個生命帶到世上,讓它承受痛苦。
所以,他一直在尋找替代方案。
一個與她沒有血緣關(guān)系,但在某些方面與他有幾分相似,并且是她當(dāng)時并不抗拒,乃至可能抱有某種程度好感的對象——比如那個曾長期陪伴她的半精靈游俠。
如果那個半精靈能與她孕育一個孩子,那么這個孩子至少在明面上,可以規(guī)避掉最核心的倫理責(zé)難。
而他或許可以以一種模糊的、不被世俗察覺異常的方式,介入這個孩子的成長,甚至以某種形式讓這個孩子在名義上屬于他和辛西婭。
屬于他們的,沒有血緣問題的孩子。
他幾乎成功了。
可是那個缺乏責(zé)任心,也缺乏足夠?qū)嵙Φ陌刖`沒有能保護(hù)好這一切。
辛西婭失去了這個孩子。
唯一值得慶幸的,是她不知道這一切,她沒有因此而悲傷。
兩個半精靈之間誕育子嗣,其概率之低,堪稱真正的神跡,是生命法則中一個概率極其微小的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例外。
即便是在他的干預(yù)之下,也很難穩(wěn)定地讓這種奇跡出現(xiàn)第二次。
他沉默了片刻,目光似乎穿透了層層迭迭的森林,望向了更遙遠(yuǎn)的、未知的維度。
但以后,或許還會有別的方法。
……
受洗儀式的前一天,整個淚石神殿都籠罩在一種忙碌而莊嚴(yán)的準(zhǔn)備氛圍中。
雖然儀式本身并不盛大復(fù)雜,但對于神殿而言,給新生兒舉行正式的入教洗禮,象征著信仰的傳承,每個人都格外重視。
修士們在打掃圣堂,檢查圣徽和洗禮用具;艾麗莎則在忙著準(zhǔn)備儀式后招待芬利一家和鎮(zhèn)上觀禮居民的簡單茶點。
就在這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中,芬利獨自一人,再次來到了神殿,提出了想要見辛西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