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襄陽關羽雖有十萬大軍,然蜀漢小國,連年征戰(zhàn),府空民疲,焉能再戰(zhàn)?這一路亦不足慮。陛下可令曹仁領兵十萬駐宛城,關羽必不會輕舉妄動。”
聽見這話,曹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,能不能換個人???
為什么總是讓我這樣的小將去對抗關羽……
司馬懿繼續(xù)說道:“只是孫權這一路,無人可派?!?/p>
人還是有的,曹魏宗親里除了曹休,曹仁,曹真。還有夏侯尚和曹洪。
只是夏侯尚,曹洪二人并非帥才,恐非孫權對手,所以司馬懿就沒說。
其實司馬懿心里是有一個完美人選的,那就是自己。
但因為曹丕對兵權抓得很緊,非曹魏宗親是沒有資格單獨領兵的。徐晃和張郃之所以能領兵,是因跟隨了曹操二十多年,深得信任,還是五子良將其二,才有單獨統(tǒng)兵的機會。但二人每次統(tǒng)兵都不超過三萬。
司馬懿深知,自己若想領兵出戰(zhàn)建功立業(yè),還得熬資歷,或是顯露才能,打動曹丕,令其破格使用自己。
是以這才當仁不讓出列獻策。
獻完了策,還不忘用眼角余光觀察了一下賈詡,發(fā)現(xiàn)后者依舊操著手老神在在不為所動,司馬懿頓心里犯起了琢磨,覺得自己獻策的意圖已經(jīng)被賈詡察覺到了。
曹丕盤算了一下,退去這五路兵馬只用了二十四萬兵馬,國中還剩二十六萬兵馬。
即使留下六萬坐鎮(zhèn)中樞,還有二十萬可用。
遂心下大定,緩緩坐下:“仲達彈指間已破五路兵馬,只剩孫權一路?!?/p>
“孫權小人,反復無常,叛魏通蜀,烹我國使,朕深恨之,今當率先起兵伐之!”
說到這里,曹丕再次站起,環(huán)顧眾人:“眾卿?!?/p>
“陛下!”
“傳旨,起兵二十萬,兵發(fā)合肥,直搗建業(yè)!此次親征,朕誓要蕩平江東六郡!”
“是!”
…………
曹丕率兵二十萬南征伐吳的消息傳到建業(yè)。
大漢吳王孫權很是無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