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東,建業(yè)。
劉備特使鄧芝一進來吳王府,就看到大殿前沸騰的大鼎,鼎中油氣蒸騰,下面木柴滋啦滋啦的燃燒著,火焰猛烈。
堂上左右還各有刀斧手十人,虎視眈眈。
鄧芝不慌不忙走上殿來,拱手行禮:“參見吳王?!?/p>
大魏吳王也是王,雖然季漢這邊都不承認孫權(quán)是王,但到了人家的地盤,鄧芝還是尊重了一下孫權(quán)。
百官見鄧芝言語客氣,態(tài)度卻是倨傲,連腰都沒彎,紛紛指責:“見了我主,何以不跪拜?”
鄧芝不卑不亢答道:“上國使臣,不拜下邦之主?!?/p>
之前,孫權(quán)的使者到了魏國或季漢,見了魏帝曹丕或漢中王劉備時,可都是行得跪拜之禮,所以他們認為鄧芝也該對大魏吳王孫權(quán)行跪拜禮,
沒想到今天被狠狠噎了兩次。
在鄧芝到來之前半個時辰,魏國使者先一步到來,也是不拜孫權(quán)。理由也同樣是“上國使臣,豈能拜下邦之主”。
一句話,懟得江東眾臣很是沒有臉面,但又不好搶在孫權(quán)問話前發(fā)作,只能暗生悶氣。
孫權(quán)冷哼一聲:“好不自量,你要用三寸之舌,效仿諸葛亮說江東嗎?”
當年諸葛亮能夠游說東吳成功,是因諸葛亮辯才無雙,智謀超群,還因我東吳當時已是生死存亡關(guān)頭,沒有選擇,不投降就只能奮起反抗曹操。
你小小鄧芝,也想說(shui)我?
豈不知我現(xiàn)在最恨的人就是劉備,前仇舊恨加起來都有一籮筐了。
“殿前油鼎,專為你而設(shè)?!?/p>
鄧芝哈哈一笑:“人言吳王識大體,明大勢,今日一看不過如此。東吳已是生死存亡之秋,卻不知自保,反為難我一使者?!?/p>
“這…”孫權(quán)語塞。
前次殺使之事在荊州傳開后,不光是荊州各大族人心浮動,全部心向劉備。出錢出力出物資,助劉備贏下曹魏的南征之戰(zhàn)。
反觀東吳,孫權(quán)在這之后征調(diào)民夫或征用物資,各大族比之前更拖拉。
這讓孫權(quán)一直后悔不已。
但是只要這鄧芝今天說不出個一二三來,他還敢殺使。
甭管殺使之后會不會失人心,至少現(xiàn)在解恨!
“你要為劉備當說客,來說孤絕魏向蜀,是否?”
鄧芝擺手,“不然,我今不為游說,專為東吳生死存亡危機而來,只是這鼎中油已沸,不烹一人,豈非浪費?”
說這話時,鄧芝看向魏國使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