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…
關羽軍隊如此順利輕松奪下襄陽樊城,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尤其是駐守陸口的陸遜。
即使前番關羽已經在野戰(zhàn)中水淹七軍,無傷俘虜曹魏三萬大軍。
但這次是堅城襄陽,不是野戰(zhàn)!
攻城何時這般容易了?
陸遜想不通,只覺關羽奪取襄陽的戰(zhàn)術有莫名熟悉之感。
像極了呂蒙之前與他合力策劃的偷襲荊州策略。
也是先撤軍麻痹曹仁,讓劉封孟達從側面出兵吸引曹仁抽兵(如此前東吳麻痹關羽,期望關羽抽調荊州守軍北上);也是也是白衣渡江(白衣渡江不是指都穿白衣服,而是指穿布衣且不配刀劍),讓軍隊切斷襄陽外圍信息來源,先偷襲樊城,再偷襲襄陽。
不是熟悉,簡直是一模一樣!
莫非關羽與我暗合,偷襲奪城計策竟如此雷同……想到這里的陸遜當即一驚,額頭見汗,暗道:
此人智謀十倍于我,若不早除,必是我東吳大患!
但,要怎樣才能除掉關羽?!
即使關羽帶了五萬兵馬北伐,荊州各處現依然有守軍四萬,這已經與東吳在荊州方面的駐軍數量不相上下了。
且東吳在荊州好不容易以利說動的兩個半內應,都已不在關鍵位置上了。
公安守將已由傅士仁替換為王甫,江陵太守糜芳已被關羽新任命的左右都尉架空,潘濬也被調往益陽這個非核心地區(qū)擔任都尉。
是巧合?還是關羽已經覺察到了這幾位此前與東吳暗通款曲而不可信。
但最令陸遜難受的,還是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后,這幾位還立即與東吳劃清了界限,都嚴詞拒絕了與東吳派去聯(lián)絡的人見面。
更可氣的是那傅士仁,自從當了關羽的先鋒官之后,態(tài)度180度大轉彎,直接把他派去聯(lián)絡的使者當場斬殺了。
再結合此前,著人快馬加鞭送往成都(注4),
這個奏章,事關季漢之后的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和重點,此前關羽一直沒時間寫,現在拿下了襄樊二城,全據漢江。就很有必要與大哥劉備及諸葛亮討論一下季漢之后的戰(zhàn)略側重點。
關羽一直都認為,出師表中的出漢中北伐策略并非最優(yōu)解。
相比于翻山越嶺跋涉千里北伐隴西和漢中,受困于糧草補給線困難,順江而下吞并東吳,交州的難度更小,也更安全。
眾所周知,曹魏是沒有水軍的。
季漢在長江以南和東吳開戰(zhàn)的話,曹魏一定會坐山觀虎斗,等孫劉分出勝負再動手。
即使曹魏不想坐山觀虎斗,也因沒有水軍,而無法直接干預戰(zhàn)事(注5)。
關羽之所以要上奏章,修正(隆中對)的戰(zhàn)略,牽涉到三個關鍵問題。
一是時機,曹操大限將至是一個絕佳的時機。這一點,無所不能的諸葛軍師是不知道的。
二是形勢,兵家四勢中的排在起名為《襄陽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