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關(guān)羽兵不血刃占了樊城,一點消息都沒有走漏。
另一邊,三千名化裝成商人的精兵乘船逆漢江而上,一路悄悄拔除了襄陽守將呂常沿江設(shè)置的幾座瞭望臺,據(jù)點。一點信息都沒逃出,以至于襄陽城內(nèi)根本不知道外面發(fā)生了什么事。
與此同時,率先落位襄陽城西三十里外的三千精兵,其中五百人趁著夜色,身著魏軍服飾,當(dāng)先抬一具尸體,尸體長發(fā)覆面,身上插滿了羽箭,打著曹仁旗號,自西向東奔至襄陽西門,于城下高聲叫門:
“喂~我們是曹仁將軍麾下的兵士,快開城門!”
城上守城兵士瞪大了眼睛往下瞧,只見城下影影綽綽一片,急切間看不真切,只能看出來人不多,約莫四五百人,便詢問道:
“曹仁將軍何在?”
“曹仁將軍日前出援,不想半路被劉封孟達軍埋伏,已中箭身死?!?/p>
“曹仁將軍尸身現(xiàn)在何處?”
“就在此處!”
“點亮火把,讓我看看!”
“好,點亮松明,給他們檢查!”城下士兵應(yīng)諾,抬手示意身邊士兵點起火把。
襄陽守將呂常藏在女墻之后,借著火光,亦瞪大眼睛往下瞧。
卻見城下的一副簡易擔(dān)架上,躺著一名魁梧大漢,看身形塊頭,確實類似曹仁。
但呂常心下卻并不盡信,探出頭道;“既已兵敗,為何不歸樊城?卻要渡江來奔襄陽?”
“那劉封、孟達趁我等出城,已先奪了樊城,我等無處可去,只得尋了幾條小船,過江投奔呂將軍?!?/p>
城下士兵不多,陣型散亂,衣甲不整,說話之人對答如流,思維清晰,邏輯合理。
樊城丟了?不可能吧……呂常依舊是將信將疑,權(quán)衡猶豫再三,并沒有下令打開西門。
卻聽城下之人又催道:“呂將軍,我等身后還有追兵,快快打開城門,不然我等只有一死,曹仁將軍的尸身也難保萬全?!?/p>
話音剛落,就聽見遠處響起喊殺聲,一隊人馬自西面遙相殺來。
呂常本來還想拒絕城下士兵入城,打算讓他們先在城外湊活過一夜,等明天白天驗明正身,再放回城中。
及看見遠處追兵逐漸迫近,城下敗兵勢危,也只好命人開門。
本來呂常是說什么都不會打開城門的。
但一想到曹仁將軍都死了,尸體再被劉封孟達搶走,那他責(zé)任就大了。
再加上他認為攻打山都,伏擊曹仁的軍隊是劉封孟達所部,而不是關(guān)羽的軍隊。心下多少有些不以為意。
前番被關(guān)羽壓著打那是因為關(guān)羽強大,劉封孟達是什么東西,也敢來襄陽城撒野。如果真讓劉封孟達今天把曹仁尸身搶走。呂常覺得自己一定會被魏王責(zé)罰。
是以僅僅猶豫了片刻,呂常便令人打開西門,親自率眾下城查驗。
呂常自恃自己還是有些武勇的,一刀一個小兵不在話下,再加上城中尚有兩千士卒,而城外不過幾百名散兵,風(fēng)險系數(shù)不高,遂令城下“敗兵”退后二十步,自己則持劍走到尸體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