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來他們餐廳吃飯的食客大多見多識廣,知道什么樣的菜品大概是什么價格,品嘗了蝦之后,大部分食客都沒覺得貴,反而對他們的大蝦感到十分驚艷。
幾道招牌蝦才推出幾天,網(wǎng)上就有人開始討論他們家的蝦,很多人好奇,也有很多人夸贊,覺得是藤城的“第一蝦”。
有討論就有爭論,在很多人還在爭論這么貴的蝦究竟值不值的時候,老饕們已經(jīng)聞風出動,呼朋喚友光顧餐廳。
“老李,你別心疼了,我跟你說這個級別的蝦絕對不多,我都問過主廚了,吃完了,下次上架就要等明年了。”
“無論你們?nèi)ゲ蝗?,反正我都要去。我一老頭子還能活幾年,真是吃一次少一次了?!?/p>
“他家的蝦很補的,你們沒聽老苗說,吃完蝦之后,他整個人的身體都輕松不少嗎?他那個人最精明了,要不是確定蝦好,他怎么可能次次不落地去吃?”
“阿麥,這次還是訂祝晰農(nóng)莊吧,點兩道招牌菜,再點幾道小菜,平均下來價格也不會太貴,味道倒比外面的餐廳好多了?!?/p>
“訂訂訂,我想吃他家的菜想了一個星期了。這個星期我都在吃白灼菜,周末怎么也要大吃一頓了?!?/p>
“你們誰訂餐了?要是沒訂,我來訂吧。他們家農(nóng)莊這陣子不知道怎么突然火了,特別受歡迎,要是不抓緊一點,等會就訂不到了?!?/p>
在藤城的各個角落,好多人都提起了祝晰農(nóng)莊,訂餐的訂單像雪花一樣從四面八方向餐廳飛來。
周晏每天帶著人備菜、做菜、總結,整個人精神抖擻,哪怕忙得腳不沾地,他心情也很好。
將一家餐廳從無到有,做到壯大起來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他能短短兩年內(nèi)就一手推出兩家大餐廳,足以證明他的能力,更別提現(xiàn)在這家餐廳他還有股份。
周晏這邊一忙,派去撈蝦的那名小伙也忙。
這天,撈蝦的小伙一天之內(nèi)往池塘跑了四次,第五次的時候,趙和曦終于忍不住叫住他:“今天農(nóng)莊的生意這么忙嗎?”
小伙“昂”地響亮應了一聲:“今天的客人特別多,有好多都是老顧客。”
趙和曦:“大家的消費能力可以呀!”
小伙:“是啊,顧客不怕東西貴,就怕東西不值。趙總,我不說了,我抓緊撈蝦去了啊,我們廚房還在等我?guī)r回去?!?/p>
“等等!”趙和曦亮了亮手機,“我剛剛跟你們卿總說了,卿總說讓你們悠著點,控制一下數(shù)量,說別一下子賣完了?!?/p>
卿孟祝將蝦放到餐廳里賣,主要是為了給他們祝晰農(nóng)莊打一下名聲,要是短短幾天就把蝦賣完了,口碑還沒發(fā)酵起來,那他們得虧。
卿孟祝不僅跟趙和曦說,還跟周晏說了一下。
周晏也贊同這個想法,他們的蝦確實好,不能一下子賣完了,得限購一下,帶動餐廳的其他菜。
要不然沒有了蝦,很多專門沖蝦來的客人可能就不來了。
至于名聲,周晏揚眉吐氣地跟卿孟祝說道:“我們的農(nóng)莊早就名聲大噪了,你去各大平臺搜一下,基本每個平臺都有我們農(nóng)莊的討論?!?/p>
卿孟祝:“欸?”
周晏的聲音帶著爽朗:“我們已經(jīng)不用再想著擴大名聲了,光是現(xiàn)在的客人就快超出我們的接待能力,現(xiàn)在只要保持住口碑就行?!?/p>
卿孟祝簡單搜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還真是,便笑道:“大家辛苦了,這個月多發(fā)一個月的獎金吧。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