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知道無論發(fā)生什么,葉京華都會護著他。
他回握了一下葉京華的手,也笑了笑,兩人像是有了什么默契,一前一后地走進屋子中。
張家的屋子修得很樸素,甚至還沒有趙父一手搭建的屋子大,張家夫婦命苦,成親數(shù)十年來也沒有子嗣。張叔身體不算強壯,家里雖然有祖田,卻無法耕種,夫婦倆只能靠在山腳下種一點辣椒為生。還是撿到了’鐵?!?,他們夫婦的日子才好起來,屋子里有好幾處破漏的地方都是有他幫忙才勉強修好的。
此刻,太子坐在屋子中央的木凳上,抬頭打量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屋子,神情有些復雜。
他好歹在這里住了四年,驟然找回記憶,心緒沒那么容易平復。
葉京華和趙寶珠都沒出聲打擾,只靜靜地站在一旁。
良久之后,太子才回過神,趕忙朝兩人道:“京華,小……寶珠,你們都坐?!?/p>
葉京華和趙寶珠這才落座。
趙寶珠有些緊張地看著這位’太子殿下’,見他神情復雜,眉目間似有感傷之意,微微松了口氣??磥磉@位太子并不是鐵石心腸之人。他往日里和鐵牛哥關(guān)系親密,知道這個哥哥是最心善的,對張家夫婦十分孝順,可他驟然成了太子,竟叫趙寶珠心里有些沒底。但仔細想想,元治帝是明君,以往東宮太子也是素有賢名,結(jié)合他們以往的相處,趙寶珠覺得這位太子應(yīng)該是個純善仁厚的人。
在他們面前,太子沉默了一會兒,先是抬頭看向了葉京華,問道:
“朝中如何?”
葉京華先是答道:“朝中一切都好。”而后刪繁就簡地將近四年朝中的大事向太子敘述了一番。
葉京華敘述地非常清晰,可以說是無一遺漏,當說到宸妃晉位貴妃之時,趙寶珠一凜,暗自為葉京華捏了把汗。
要知道最近,朝中葉家風頭無兩,見元治帝似是有認命的意思,朝中某些心思活絡(luò)的大臣隱隱有擁立新君的苗頭,趙寶珠怕這事說出來,太子會介意。
太子聽了,臉上倒是沒什么變化,反倒是聽聞葉京華自請出宮,年前才終于下場考了科舉之時,還嘆息了一聲:
“是孤連累你了。”
葉京華忙道:“殿下言重了。”
太子看著他,忽然一笑,道:“孤知道你,你避嫌是假,恐怕躲懶才是真?!?/p>
葉京華聞言,也抬起頭,冷峻的臉上浮現(xiàn)一點笑意:“殿下這么說,臣不敢駁?!?/p>
兩人相視一笑,氣氛登時緩和了不少。趙寶珠在旁邊看著,察覺兩人言語中的熟稔,也松了口氣,看來以前鄧云跟他說少爺和太子殿下關(guān)系很好,倒是沒有騙他。
實際上,太子也并不介懷宸妃晉位之事。于私,宸妃是在他母親——先圣懿孝善皇后薨逝十余年后才進的宮,因而他并不介懷元治帝對宸妃的寵愛,甚至還有些慶幸父皇能在晚年有貼心之人陪伴。于公,他失蹤了整整四年,元治帝另尋儲君并無不妥,甚至就算元治帝將五弟立為太子他都并不意外,更何況只是給宸妃晉了個位份。
再者,他確實與葉京華交情甚篤。
早在葉京華受命入宮伴讀之時,元治帝就是沖著要將葉京華培養(yǎng)為太子的心腹臣子去的。因者皇后早逝,皇后的母家曹家又是個無甚根基的新貴,且皇后的嫡親大哥曹尚書能力十分一般,元治帝怕兒子往后獨力難支,一心想從京中貴戚中給兒子扒拉個能臣,葉京華自然就成了其中最出挑的一個。
讓太子與葉京華綁定,不僅于國事有益,也有利各大世家的平衡。元治帝雖憐愛幼子,卻也知道五皇子自小太過嬌慣,不是擋皇帝的材料,前頭的那幾個他更是提都不想提,若太子與葉京華能搞好關(guān)系,待他百年之后,宸妃與五皇子也算是有了依靠。
而這兩人也不出他意料,十分投緣。兩人都是京城新一代中的佼佼者,說得到一塊兒去,更難得的是在政見上也十分一致,眼看著就是對能合力開辟盛世的明君能臣。
葉京華道:“臣已命人快馬加鞭,將消息送入京城。不過益州偏僻,若等皇令下來耽擱太久,恐生變數(shù),為殿下安全考慮,不如盡快與我們共同返京?!?/p>
太子返京無疑是件大事,待消息傳出去,不知多少人的眼睛要盯在這上頭。益州偏僻,深山巨谷中本就不安全,與其坐等,不如趁著消息還沒傳開暗中返京更加安全。·
果然,太子聽了,也覺得有道理,點頭道:“你說的是,此事宜早不宜遲,我們明日便啟程?!?/p>
趙寶珠聞言,心中一跳,明日?那滿打滿算也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。
按理來說,收拾人馬,將事情準備齊整也需要時日。但葉京華沒說什么,只點頭道:
“臣遵旨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