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心驚的同時,方才還幸災(zāi)樂禍地想看葉家笑話的幾人更是宛若被人甩了個耳光??纯疵嫔┤坏娜~相與宸貴妃,和元治帝站在一起的葉京華,以及面帶笑意的太子,他們登時覺得面上火辣辣的。人家才是正兒八經(jīng)的皇親國戚,一家子和和美美的,全沒有他們這些’外人’揣測的余地。
然而下一刻,他們眼見著元治帝放開了葉京華,忽然轉(zhuǎn)而扶起了在他身邊跪著的另一個官員。
該官員穿著藏青色仆雀官袍,身形清瘦,看起來年紀(jì)很輕,在看到元治帝時清秀的面龐上透著些掩飾得不太好的慌張,看起來是個方入官場的青瓜蛋子。
之間元治帝扶起來他,忽然朗聲大笑,挾著少年的雙臂高聲道:“趙寶珠!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——”
此言宛若石破天驚,砸在在場眾多官員頭上,諸位大人眼冒金星,幾乎要將眼球自眼眶中瞪出來,不可置信地看著站在眾人中央、有些不知所措的少年:
——這又是誰???!
授官
趙寶珠此時沒工夫去留意周遭的人群,他在元治帝的贊揚下緊張地幾乎有些站不住腳,結(jié)結(jié)巴巴道:
“陛、陛下謬贊了,這不過是臣、臣僥幸——”
太子在后頭看著,覺得自己幾乎看見了少年的魂魄從哪蒸得通紅的臉上飄出來,若不是戴著烏紗帽,恐怕頭發(fā)都要飄起來了。
太子輕笑了一聲,適時上前解圍:“寶珠確實是好福氣,沒有他和京華,兒臣現(xiàn)今恐怕還糊涂著呢?!倍?,他看了眼滿面漲紅的趙寶珠,知道他窘迫,不著痕跡地將話題引開了些:“不止是寶珠,趙家村的諸位鄉(xiāng)親都對兒臣十分友善,這幾年,若不是他們襄助,估計兒臣都不能這樣好好地站在父皇面前了。”
元治帝聞言,感嘆道:“果然是山清水秀,人杰地靈之處,民風(fēng)如此質(zhì)樸,倒也不怪能養(yǎng)出趙卿這般純直有福之人。”
趙寶珠接連著被太子、皇帝兩個地位最尊崇的皇族成員夸獎,簡直覺得自己似是踩在云端一般,不過就算到了這個時候,他也沒忘記禮數(shù),俯下身朝兩人道:
“微臣代鄉(xiāng)親們謝過陛下,謝過太子殿下——”
“哈哈哈哈,好、好!”
元治帝龍心大慰,此刻是真的看高了趙寶珠一眼。他本是不信祥瑞之說的,但趙寶珠先是幫他解決了葉京華這樁麻煩事,回次鄉(xiāng)竟然又找回了瑱兒,如此地恰到好處,實在讓他不得不生出了幾分迷信。就算沒有旁的,趙寶珠也定是個有福氣的,元治帝看著趙寶珠附下身,頭都快要埋到地上了,立下如此大功,卻依舊是幅萬分恭敬的模樣,心中萬分的滿意。
這等有福氣又能干的孩子,還是得重用才是。元治帝暗暗想著,覺得自己先前給他扒拉的去處果然十分合適。
就在這時,張氏夫婦也從后面的馬車上下來了。
老夫婦哪里見過這樣的大陣仗?一時面上滿是惶恐,可好歹還記得一路上趙寶珠反復(fù)叮囑的話。老兩口看向和他們鐵牛站在一起、穿著金光閃閃繡龍袍子的人——想必這就是皇帝了!
老兩口誠惶誠恐,互相攙扶著走到元治帝面前,就要跪下——
“草、草民拜見皇帝陛下,拜見太子殿下——”
然而他們話還沒說完,元治帝就一個跨步上前將兩人穩(wěn)穩(wěn)扶住,激動道:“兩位可是張氏夫婦?”
張氏夫婦準(zhǔn)備好的腹稿一下子被打斷,愣了一下,點了點頭:“回、回皇上,是……”
元治帝登時面色一變,拱手朝兩人微微俯下身:“二位恩人,請受我一拜!”
此言一出,諸官員皆是一驚。
張氏夫婦更是驚訝地張大了嘴,看著一國之君、本朝天子朝他們兩個鄉(xiāng)野村民地下頭顱,老兩口被嚇壞了,急忙去扶:
“皇上,皇上、這可使不得啊——”
元治帝卻是一臉肅穆:“二位是瑱兒的救命恩人,此等大恩若不相報,朕不就成了那背信棄義之徒?若是如此,朕又有何臉面統(tǒng)率萬民?今后二位就是朕的恩人,瑱兒的義父母?!?/p>
這番話聽得張氏夫婦完全愣住了,還沒等他們消化完其中含義,元治帝回過頭,虎目瞪向太子:“還不快滾過來拜見義父義母,朕教你的孝悌之禮都忘了嗎?”
太子雖是被罵了,臉上卻浮現(xiàn)出笑容,快步上前。夏內(nèi)監(jiān)眼疾手快地在他膝下放了兩個蒲團,太子雙膝下跪,結(jié)結(jié)實實地對著張氏夫婦跪拜下去:“瑱兒拜見義父、義母?,櫜恍?,只能傾盡全力供養(yǎng)義父義母安度晚年,以報義父義母救命之恩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