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族弟跟隨衛(wèi)固應(yīng)募虎賁,多少算是能說上話。
他這一開口,東郭氏內(nèi)的強硬派當即抬頭:“叔父,趙氏寒門也,挾持朝廷不敬公卿,今與之合,必招惹禍端!”
東郭良只是瞥一眼他,閱讀帛書,不由倒吸一口氣:“真如此苛刻?”
“不敢有瞞,這還是趙侍中看在我家族弟力戰(zhàn)有功的份上,開示的活路?!?/p>
北郭氏使者又拱手說:“我家如此,各家想必更重。今各家唇齒相依,還請速速決斷!”
東郭良將帛書傳閱,凡是認字的人看了,無不驚駭。
北郭氏有人應(yīng)征虎賁,不在受邀范圍內(nèi),看在虎賁求情的面子上,趙基給出了嚴格的條件。
補交十年田稅、芻稿,與部曲仆僮的口賦,若不能繳納,部曲罰沒;同時牛馬、車輛都被征用,家中適齡青壯、部曲也要征入虎步軍。
同時根據(jù)補交的田稅,對土地進行確權(quán)。
誰家沒有大量隱瞞的田產(chǎn)?
田稅上繳的是實物,三年大旱,這等于逼迫各家放棄大量田產(chǎn)。
即便你不放棄,咬牙補上田稅,以后縣府就會按著這次補繳的田稅為參照,進行征稅。
還有就是,你補上田稅,萬一調(diào)查后多占了田地,又會招惹禍端。
不給活路,這就是東郭氏的直觀感受。
也不能說不給活路,北郭氏真答應(yīng)這些,立刻就會跌落下去,以后受制于縣府,想要再次發(fā)家何其艱難?
同樣的條件給過來,自家答不答應(yīng)?
東郭良不由感慨:“本以為他聲討公卿,能為我等闖出一條生路,未曾想與公卿一丘之貉!奸臣當?shù)拦鼟冻?,北郭氏若舉義,我家自然跟隨。”
北郭氏使者長拜:“還請予以誓書!”
不給誓書,北郭氏又怎么敢率先反抗?
他家就在趙基屯軍近處,稍稍反抗,就會遭遇大軍圍攻。
只有拿到各家誓書,各家才會發(fā)兵助戰(zhàn)。
否則莊園被攻破,誓書落到趙基手里,那罪責(zé)難逃。
“誓書……”
東郭良瞇眼,沉吟,看著垂頭拱手長拜的北郭氏使者,感到十分為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