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親衛(wèi)將高聲應答,當即帶著十幾名親兵小跑而去。
馬超側(cè)身面對東側(cè),望著閻行離去的方向,瞇眼凝視,恨不得領軍出城銜尾追擊,將閻行全殲。
可障縣很重要,守住障縣他才能完成趙基安排的任務。
而老爹馬騰的安全也很重要……現(xiàn)在的馬騰并沒有因為旱情災害以及政治需求與韓遂修復關系,雙方還是敵對關系,因此馬騰、馬超父子感情尚存。
如果馬騰與韓遂修復關系,等于擱置、無視了妻子、幾個女兒的血仇,那馬超怎么想就只有馬超自己清楚了。
畢竟馬騰有太多的妻妾與子女,不能為了已經(jīng)死去的妻女而耽誤其他活人的生活。
可被殺的是馬超的母親與幾個妹妹,這是自馬超幼年以來,一起經(jīng)歷貧窮、動蕩的血親、感情羈絆。
所以血仇就在那里,可父子之間的具體感受是不一樣的,有著本質(zhì)區(qū)別。
如今的馬超……還更像一個正常的人。
自障縣點燃的示警烽火,通過沿途修建在道路兩側(cè)崎嶇山頂處的臨時烽燧間隔傳遞,天亮之前就傳到了馬騰軍中。
烽火臺傳遞軍情是個復雜的加密系統(tǒng),障縣內(nèi)有多個烽火臺,不同的方位的烽火臺,象征著不同的軍情。
而沿途的烽火臺在修建時,也會對視界進行劃分,只有看到相應視界的烽火,該處烽火臺才會激活;這里引燃之后,與之連鎖的下一個烽火臺才會跟著點燃。
障縣示警烽火點燃時,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半的烽火臺根據(jù)指令點燃,更多的烽火臺依舊維持靜默,等待啟用。
道路之上,閻行斜目看著遠處微弱火光,隔著淡薄霧氣仿佛飄在半空中一樣。
他知道這些烽火臺距離他并不遠,直線距離真的很近。
可沒有道路的情況下,陡峭山路是很難走的。
尤其是入冬后,這種軍事用途的烽火臺守軍會提前安排后退路,并在上山必經(jīng)之處設立陷阱或障礙。
這些點燃的臨時烽火臺可能就只有一座柴堆一座軍帳,甚至連軍帳都沒有,就是一座柴木搭建而成的木屋草廬。
駐守這里的吏士被激活后,縱火燒屋后就會撤離,現(xiàn)在派人爬山去追,根本追不上。
這種惡劣地形發(fā)生戰(zhàn)斗,會非常的吃虧。
閻行就這樣看了幾眼,就囑咐左右:“不必理會賊軍烽火,全軍吏士解除禁令,正常行軍?!?/p>
“喏?!?/p>
身邊幾名親騎聽聞后,分作兩組,一組沿著隊伍往前,縱馬輕馳時呼喝、傳達閻行的軍令,另一組則向隊尾傳令。
障縣與中陶之間,再無什么晉軍的據(jù)點、營壘,閻行一路暢通無阻。
這讓他難免有些遺憾,若是發(fā)現(xiàn)那種數(shù)百人根據(jù)地利修建的營地,還貼近道路影響正常行軍的話……那他只好勉為其難率軍強攻。
可惜的是晉軍并無這種處處分兵處處設防的用兵風格,這也是閻行能在障縣外向東穿插的根本原因。
馬超只是加強了障縣、城外近處的營壘防護,并沒有設立柵欄,或挖掘壕溝切斷可供通行的平地。
馬超聚攏士兵扼守障縣,放棄了更外圍的平闊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