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城之西,黃河上游處。
河首王宋建率領最大一股諸羌聯(lián)軍緩緩而行,他們驅趕牦牛,就在河原附近扎營,各處營地選址也是散亂沒有明確的規(guī)劃。
但具體到某一個羌部的營地時,則是精心修筑,土木作業(yè)技巧與漢邊軍類似。
因此河原營地看似散亂難以統(tǒng)合并快速調度,但具體到各處分部營壘,都能借助地勢變化節(jié)省土木施工的材料、工期,又都能有較好的防御性能。
隨著駐扎時間的延長,或許他們也能騰出時間持續(xù)增固營壘,直到形成類似于軍鎮(zhèn)城邑一類的永久建筑群。
大營之內,懸掛河首王、輔漢大將軍兩面大纛的就是宋建的中軍營。
宋建的從事兼郡功曹郭憲引著信使入內,展臂介紹:“大將軍,此人乃征西大將軍所遣突騎校尉韓德?!?/p>
“拜見大將軍?!?/p>
韓德兩鬢留著濃密短須,以及唇上髭須,唯獨剃光了下巴,整個人身高八尺有余,本就面生橫肉威風嚇人,配合這些精悍的胡須,更顯勇悍。
胡須,是成年男子社交時最佳的名片。
弄一個特立獨行的胡須,往往能加深別人對他們的記憶和印象。
這自然是博出名的手段,而身在戎旅,若處身戰(zhàn)場之上,那么這樣獨特的胡須,就會優(yōu)先篩選、引來對方的猛人打擊。
不過自追隨韓遂以來,韓德五兄弟雖然算不上所向無敵,但也沒吃過什么虧,因此都將自身定義為猛人,屬于戰(zhàn)場上橫沖直撞,積極求戰(zhàn)的那一批人。
宋建更希望郭憲或韓德稱呼他為大王,可惜這些人只承認他自號的輔漢大將軍身份。
至于他自立建國的完整王號……如今更是在聯(lián)軍中被集體忽視,他的完整封號不是河首王,而是河首平漢王。
如果大家高興,也可以給宋建一個面子,簡稱他為漢王。
“韓校尉免禮?!?/p>
宋建擺手示意,從郭憲手中接過轉遞而來的韓遂書信。
宋建躲在河中稱王建國這么多年,自置丞相百官,何等的暢快逍遙?
與韓遂是當年西涼叛軍時期的創(chuàng)業(yè)伙伴,只是宋建比較聰明,沒有被韓遂名士身份、人設所誆騙,主動離開叛軍,沒有去爭當什么大首領。
也就躲過了北宮伯玉、王國、閻忠這些歷任首領的厄運,甚至建國這么多年也安穩(wěn)無恙,原因就是他遠離了韓遂。
可現(xiàn)在那位漢大司馬討平鮮卑、北地諸羌后,竟然發(fā)兵來打韓遂,韓遂如果被打掉,那下一個可就輪到他自立王國的河首平漢王宋建了。
所以他不得不向韓遂靠攏,如今與韓遂并稱大將軍,一個是輔漢大將軍,一個是征西大將軍。
一同起兵,來討伐亂國反臣趙基。
當看完韓遂的信,宋建疑惑問韓德:“怎么斷定趙賊會出兵逆大河而來?”
“趙賊用兵素來行險,金城乃我軍唯一退路,趙賊豈會無所應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