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乎,陳群這些天子、朝廷各方的使者從陰山南向東追趕趙基,即將追上時趙基又帶著精銳中軍快速移動,去給婦孺游牧大隊伍開路。
拖來拖去,很多使者不耐塞外的氣候,也不懂當(dāng)?shù)叵x子的危害,也有的對遠(yuǎn)方陌生食材缺乏敬畏,使者隊伍時刻都有人病故。
可他們必須見到趙基,代表他們身后的人,去探尋趙基的真正目的。
如果可以……也不是不能合作。
二百年前士人們能搞出給王莽禪讓的大戲;到了今日,又怎么可能一個個鐵骨錚錚,誓死效忠大漢朝?
其實漢末很多公卿、百官反對曹操,并不是他們多么的忠誠于漢室社稷。
純粹是他們不喜歡曹操的專權(quán),或者不喜歡曹操這個人的行事作風(fēng)。
與曹操相比,趙基也就偶爾打斷某些公卿的腿,斷腿公卿多數(shù)死亡,實際影響力有限。
論對公卿百官的殺傷數(shù)量,趙基遠(yuǎn)遠(yuǎn)比不上李傕郭汜與董卓,甚至還比不上群兇討董時盟主袁紹殺的公卿。
趙氏根基淺薄,如果要篡漢,實際上很缺伙伴。
所以公卿與趙氏存在合作的潛在機(jī)會,這種互利互惠的事情,在許多人看來,趙基沒必要拒絕。
趙基此刻時間緊張,生怕貪圖一時安逸,導(dǎo)致忽略了重要軍情,導(dǎo)致游牧大軍遇襲瓦解。
所以真沒時間,也沒心思搭理這些使者。
當(dāng)趙基完成環(huán)繞陰山的游牧武裝行軍后,基本上就能奠定他諸胡大單于的實際統(tǒng)治地位!
到那個時候,還用得著與朝中公卿合作?
北地郡,賀蘭山大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