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初五日,漁陽郡北,廣寧縣東郊一處山腳。
當年鮮卑入寇,坐罪自殺的廣寧縣尉墳塋就葬在這里。
趙基抵達時,附近其他墳塋也都經(jīng)過了重修。
代郡郡守趙斂提前半月抵達這里,已完成了遷葬的前期準備,遲遲沒有破土,就是在等趙基。
血緣上,墳主人雖然是趙基的祖父,可彼此并沒有見過面。
甚至當年自殺時,趙斂也才十三歲。
精騎層層搜索,處處設防。
趙基驅(qū)馬而來……這里的道路環(huán)境并不好,他的戰(zhàn)車無法通行。
墳塋立在山溝半坡回灣處,雖在坳地,卻也坐北朝南,光照極好,植被茂密。
因自殺及時,所以是以縣尉身份下葬,而非罪吏。
墳灣處各類墳塋規(guī)模不大,但也比尋常百姓的墳包大一些,這里是歷代就任廣寧的縣中長吏的墳地,勉強能算是公墓。
本地縣吏死亡后,自然會葬回祖墳,與父兄團聚。
能被安排來邊郡一線當縣令長、縣尉或縣丞的人,死亡后又怎么可能有財力、人力遷葬回鄉(xiāng)?
所以歷代赴任的長吏也會安排人力,灑掃、修葺這處墳灣。
墳灣之下,大帳林立,一處開闊平地有淺溪穿梭而過,這處平地扎立三層帷幕,豎各類黑底白字旗幡。
騎從引領,趙基到帷幕入口前才勒馬,仰頭看著山坡回轉(zhuǎn)處,那里土壤沖積形成平坦的積聚層……顯然是一塊風水寶地。
以趙基的眼光來看,就很合適種植果林,也是不錯的山田地塊,用來挖墳修墓也不錯,起碼墳坑好挖。
他今日也是灰黑色調(diào)衣袍,看了幾眼附近的山勢,這才一躍下馬,將馬鞭遞給隨行的關(guān)尚。
兩名站在帷幕前的虎賁郎躬身探手,抓住帷幕布墻的立棍并抬起,扯開帷幕陣門,趙基對他們兩個微微頷首,扶了扶自己左腰佩劍,就昂首而入。
沒走十幾步,就是兩名同鄉(xiāng)虎賁,他們也扯開陣門,趙基深吸一口氣,邁步而入。
最后一道帷幕邊長不過十步,面南開口,并無虎賁、衛(wèi)士當值。
關(guān)尚也識趣停留在原地,趙基一人進入中心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