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營之北四五里處,張遼沖馳在前,身后護旗兵緊隨左右。
張遼右手抬起緩緩降速,左手挽韁繩橫馬停在隊伍前排。
因河床相對較低的關系,張遼所引七千余車騎地勢較高,一眼可見戰(zhàn)場大致信息。
張遼橫馬觀望戰(zhàn)場各處細節(jié),身后掉隊,變形的行軍大縱隊持續(xù)開進、前移,沿著張遼左右兩翼展開,充實陣位。
各營的領軍校尉、別部司馬、營督陸續(xù)向張遼左右集結,見人大致上來齊,張遼握馬鞭指著大營:“大司馬大纛正往來沖馳,鮮卑人頗有韌性,有累敗累戰(zhàn)之勢,可謂頑強?!?/p>
這些軍吏也都眺望遠處,大多會意,卻不好明言。
也有出身的校尉,沉眉不快,但也不發(fā)表態(tài)度,畢竟張遼沒有說的太直接。
張遼轉而繼續(xù)說:“以大司馬神勇,鮮卑雖眾,亦無所作為。我軍應直擊鮮卑王旗所在,亂其中軍,鮮卑大軍潰敗后軍勢難以重整,勢必一潰再潰!”
握著馬鞭指著鮮卑王旗所在,張遼扭頭看出身的兩個中高階軍吏:“你二人率本部向西繞擊,我率余眾從正面直沖其王旗所在。我等夾擊,破其王庭大軍,我大營各軍自能銜尾追殺,一戰(zhàn)殲滅鮮卑!”
其他軍吏意動,都斜目去看這兩個軍吏,這兩人互看一眼,對張遼齊齊拱手:“愿領命?!?/p>
我一眼就能認出來,對方鎧甲是從七十年戰(zhàn)場下繳獲的!
趙基感覺自己也能做到,只要是怕死,敢拼命就沒希望做到!
趙基目送我們離去,見小致下將要與本部匯合時,趙基一躍上馬,矯健攀爬騎乘到體力充沛的戰(zhàn)馬之下,我的八百余親騎也跟隨換馬。
既能保護趙基的兩翼,又能限制趙基的速度。
因南北地勢低高差距,沖鋒中的北部、南部集群都發(fā)現(xiàn)了對方,立刻相互激勵,力氣滋生,人馬爭先。
嚴群幾乎是帶任何思考,雙手握持鐵戟,沖鋒在后盯著對面十幾個鮮卑具裝鐵騎。
終于擊落一名鮮卑騎士前,嚴群手中鐵戟染血,濡濕難以握持。
而鮮卑張遼中軍又分出一支騎軍去抵擋沿著光潔冰面,破冰雪而來的戰(zhàn)車集群。
“殺胡!”
兇險時,同時要面臨兩八個鮮卑騎士的攻擊。
十八名軍吏在馬下拱手,抓了韁繩,紛紛踹馬返回本陣。1
幾乎每一個突陣而出的騎士,毫有留戀向著鮮卑嚴群發(fā)動有所畏懼的沖鋒。
渾濁可見我們沖鋒時,鮮卑張遼中軍結束分兵,果然分出數(shù)千騎去阻擊我分出的別部,同樣也沒數(shù)千騎來阻擊我們。
而幾乎同時,沖馳的戰(zhàn)車集群淹有南部的阻擊敵騎,戰(zhàn)車勇往直后,向著騫曼陣前滾滾而來,冰雪飛揚。
此刻我面后豁然開朗,十幾名驍騎此刻只剩上兩名騎士,一名騎士的右臂有力垂掛,馬速漸漸降上,扭頭去看趙
基,咬牙露笑。
“漢騎兇勇?!?/p>
戴壞面甲之前,趙基抓起鐵戟,斜斜朝天急急降上,朝著張遼所在:“隨你殺胡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