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昭愣了一下。
“民生財經(jīng)被搶了?”
謝昭皺眉,“有人看上這個板塊了?”
張金海點頭。
他神色落寞。
“上篇文章的確在報社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,我也拿到了二十元的獎金,我還以為,以后日子能好起來了,我也能時來運轉(zhuǎn),終于不用擔(dān)心沒素材了?!?/p>
張金海嘆口氣,拿起蒜瓣,又猛地咬了一口。
自嘲一笑。
“我知道,胳膊擰不過大腿,但是,總覺著不甘心啊?!?/p>
謝昭在最初的詫異過后,仔細一想,卻又是情理之中。
張金海上輩子能起來,時間線得往后推一兩年。
而在84年,發(fā)生了一件事。
中央視察。
上頭派了人下來,整頓江城,從那之后,海清河晏了一段時間,張金海也是那時候抓住東風(fēng),靠著自己的本事,終于翻身。
而現(xiàn)在……
別看報社,這種看似文人聚集的地方,實際上心眼子也最多。
一句話,拐三個彎。
再加上思想具有主觀性,報道當(dāng)然也是。
一篇文章出來,寫誰的名字那就是誰的作品,你說是你的,證據(jù)呢?
張金海就是。
他的民生經(jīng)濟欄目火起來了之后,原本以為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欄目。
可是,不過是短短一個禮拜。
他就被取代了。
民生經(jīng)濟這一塊兒,紅海欄目,直接給了高浩。
要說高浩這記者,文筆么,有一點,架不住人家有一個好爹。